European Radiology:可预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风险的PET/CT放射组学列线图

时间:2023-03-28 10:11:4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除了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形式之一外,还表现出明显的遗传、表型和临床异质性,并且由于DLBCL的高度生物异质性而产生广泛的预后影响。尽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如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的免疫化学疗法,但约有30-40%的病例会出现复发或难治性疾病,预后不佳。因此,目前淋巴瘤诊断和治疗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是根据其影像学和生物学特征确定此类肿瘤的亚型,以揭示生物学风险并指导病例的精确临床治疗。

考虑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LBCL的异质性,需要包括更多的临床特征,而不是单一的临床病理实体以协助临床预测预后。炎症长期以来与癌症生物学有关,有学者认为全身性炎症在多种癌症的预后中起着关键作用。
淋巴瘤的预后也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得到改善,因此临床建议在治疗前使用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评估DLBCL病例。多项研究表明,PET/CT图像的半定量代谢参数,包括病灶总糖酵解(TLG)、基线代谢肿瘤体积(MTV)和标准化摄取值(SUV),是淋巴瘤的独立预后因素,可用于协助临床进行风险分层。

最近,放射组学作为计算机科学和医学的一个交叉点,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概念。放射学通过深入挖掘,应用复杂的数学算法,从CT、MR和PET中获得大量医学影像数据信息极大地结合了各种医学图像的信息,因此可以全面、无创、定量地观察肿瘤的空间和时间异质性。

近日,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根据PET/CT放射组学特征(R-signature)和独立的临床预后标志物为DLBCL病例构建一个有效的用于预测患者生存期并指导个体治疗方案的临床列线图。

本研究回顾性地征集了129例DLBCL患者。其中,每位患 患者均进行了PET/CT扫描,并收集了基线图像,以了解放射组学特征和他们的临床病理特征。使用单变量Cox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复发有关的放射组学特征,进行生存分析,P < 0.05。接下来,生成一个加权的放射学分数(Rad-score),并从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中获得独立的风险因素以建立列线图。此外,使用与时间相关的接收器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来测试列线图预测PFS的能力。 

最终血小板、Rad-score和性别作为独立的DLBCL风险因素被纳入列线图的PFS。研究发现,训练队列的曲线下面积(AUCs)为0.79、0.84和0.88,验证队列的AUCs为0.67、0.83和0.72。此外,DCA和校准曲线证实了预测性列线图的临床相关性。 


 a-c 女性,75岁,首次诊断为DLBCL(a)后接受了6个周期的R-CHOP方案化疗,并被确认为完全反应(CR)b. 血小板:192,Rad评分:0.18。c-g 女性,46岁,在首次确诊为DLBCL后接受了4个周期的R-CHOP方案化疗(d),并被确认为进展性疾病(PD) e. 血小板:264,Rad-score:1.09。画出每个变量的垂直线(f),总分(0 + 2.63 + 7.5 = 10.13)。FISH检测结果证实为淋巴瘤(g)

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放射组学列线图,该列县中包括性别和血小板计数,以及基于[18F]FDG PET/CT图像的Rad-score。研究结果显示,纳入放射组学特征的预测模型明显比临床指标更强大,可更有效地用于评估治疗前DLBCL病例的预后风险,并进一步协助临床医生指导治疗。

原文出处:

Mingshan Li,Hongyang Yao,Peng Zhang,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18F]FDG PET/CT-based radiomics nomogram to predict the prognostic risk of pretreatment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patients.DOI:10.1007/s00330-022-09301-5

上一篇: J Arthroplasty:AAHKS...

下一篇: European Radiology:结...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