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四岁让梨的孔融,长大后为何被曹操以“不孝”之名灭门?

时间:2020-01-12 23:44:3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四岁让梨的孔融,长大后为何被曹操以“不孝”之名灭门?

“融四岁,能让梨”,《三字经》里孔融让梨的真实故事,一直是中华民族流传千百年的道德典范。

孔融四岁的时候,与兄长一起吃梨,总是拿小的吃,长辈好奇便问他为什么,他答:“小儿,法当取小者。”孔融这么小就懂得这个道理,宗族亲戚一致认为他是个奇才。如今,一代又一代的家长、老师,也总是以孔融为典范,启蒙所有的学生孩子。

可老师和家长却不曾告诉大家,幼时那个人人称赞的孔融,长大后竟会被曹操以“不孝”之名处死,并牵连全族。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一言一行犹如当今的媒体大v,影响着社会的舆论走向。偏偏孔融是个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的正义之士,他因为看不惯曹操称霸的野心,多次出言讥讽他,遭至曹操的记恨,最终被定罪处死。

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邺城,其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绍儿媳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孔融将甄氏比作妲己,令曹操气愤不已,梁子自此结下。

建安十二年,正是兵荒马乱之时,曹操上表奏请禁酒,孔融多次无礼写信给曹操,劝他打消禁酒的念头,这一桩事再次加重了曹操对他的厌恶。

由于孔融是大名士,曹操不便明着反抗他,但如此内心的嫉恨就更甚从前。终于在建安十三年,被曹操等到了机会。

东汉末年大臣郗虑常被孔融出言侮慢,心中对其充满恨意。正巧孔融劝阻曹操出兵荆州,被曹操叱骂,孔融口出怨言之事被郗虑听到,郗虑便向曹操诬告孔融,一拍即合的二人当即为可怜的孔融安上了“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孔融曾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这一所谓的“亲子无亲论”,也被曹操和郗虑当成了罪状之一,认为孔融是不孝之人。

五条罪状加在一起,任凭孔融有三寸不烂之舌,也无法为自己洗清冤屈了。建安十三年,孔融及其全家被处死,终年56岁。

上一篇: 不吃早餐会变胖!

下一篇: 仲永之伤:北宋江西神童的残酷竞争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