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芸时尚圈公益课堂第52课透过日潮看国潮——如何打造一个具有本土文化内核的时尚品牌?

时间:2019-10-30 20:59:0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冷芸时尚圈公益课堂 第52课 透过日潮看国潮——如何打造一个具有本土文化内核的时尚品牌?

冷芸时尚圈公益课堂

第52课 透过日潮看国潮-

如何打造一个具有本土文化内核的时尚品牌?

我把战后日本时尚产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找到本国文化与外部潮流对接的点;形成自发的时尚解答;制定一套有生命力的时尚规则并推广全球。

本课将放弃从常见的原宿着眼,而选择从最初战后复苏的时尚产业代表人物入手,拆析IVY如何在日本风靡,如何反输出其发源国,如何与日本本土生活和文化结合,并推导塑造一个民族的原创的时尚品牌,其核心要点究竟是什么?

从故事到本源,穿过时间的流逝,你会发现,无论IVY、古着、工装风、街头品牌,那些千变万化的表面背后,是如稳定悠然升起的太阳一般的相似。

讲师简介

Yestin

‣ 造房子——建筑设计专业,至今从业11年,商业、办公、教育、居住建筑都有涉猎,所在团队连年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 设计教练——自2014年起在京津区域与设计平台D9X合作,引⼊DT工作坊提升学生或员工通识能力,让设计脱离表面的视觉提升,进入本质的价值提升。

‣ 公益设计——自2018年起尝试社会创新方向,把获得商业回报和改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并与朋友合作开发了一个饰物共创体验品牌。

我相信我在以下方面的经验可以帮到大家 :

1、品牌精神,该如何体现在具体的空间体验里?

2、团队创新的方法论、设计心理学

3、社会创新、共益设计:商业利益与社会问题解决的双赢方式

联络方式

课前预习-书籍推荐

课程大纲

一、二战后日本“潮流史”

二、日本的文化整理

三、国潮该借鉴什么?

四、互动时间

你将获得

1、一个日本潮流品牌从起步到壮大的诀窍

2、日本时尚潮流的核心特点

3、提炼一种文化的特色商业价值的方法

//////////

1

二战后日本“潮流史”

通过拆解名词,从而解读什么是潮牌?

如何界定“日潮”?

余文乐联名?

三山川?

藤原浩街头?

关键词:

阿美咔叽细节联名款

街头风

日本特色高定

-这些都是对“日潮”的感性认知

战后日本时尚之父——石津谦介

生平简介:冈山的富二代→天津从商→普林斯顿

石津自创品牌时面临的两大坎:

从女人走向男人

从权贵走向新中产

品牌定位:从中年人走向年轻人

“小科普”——石津的常春藤风格

名研究者:

黑须敏之-文:

常春藤风格研究小组,街拍始祖

穿着规则(类似药品服用说明书)

穗积和夫-图:

插画IP“常春藤男孩”

“常春藤世界观”的视觉呈现,

细节描绘-数据规则

林田绍庆-影:

《MEN'S CLUB摄影师》,

随常春藤纪录片团队拍摄照片

石津谦介的TPO原则——

时间、地点、场合

口袋书:

《何时,何地,穿什么衣服?》

杂志:

定向小众的圣经:《MEN'S CLUB》

——对媒体的重视,石津最早打开客群

也是通过在杂志社供稿。

杂志:

从小众走向大众:《平凡的拳头》

——受众为年轻人,定位为潮流生活杂志。

/

石津的美国之旅——寻找心中所向与灵感,

他的风格便被取名为“常春藤风格”。

石津的品牌危机

御幸族(在日本,族属于边缘群体)

-从边缘走向主流

美国时尚=道德沦丧,于是警察出马驱逐

无畏游荡的年轻人。

这样的现象对于他的品牌来说并非好事。

但由于奥运举办,为其品牌所带来了转机。

————————————————

石津谦介与其团队拍摄的美国纪录片

——TAKE IVY

不懂英文的日本人

从颠覆幻想到建立自信

多年后引爆欧美研究。

“常春藤风格不只是大家追随的短暂潮流,而是一项值得尊敬的传统,它不只是服装,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从石津的从无到有的品牌打造中,

我们能学到什么?

媒体(“传教士”):示范可能、信息联结、互动与理解;

年轻人:利于品牌做颠覆性的事情,年轻人重视社交地位,年轻人之间会彼此影响;

生活范式:回归传统,创作想象,给予信念;

规则创造:便于模仿,行为指南:服装与生活的呼应,省心方便。

2

文化整理

——做文化整理是日本的一种传统。

日本时尚三板斧

重材重工的做工

席卷全国的潮流

煞有介事的规范

日本式模仿与创新

守破离-脱离传统必须先沿袭权威

创新步骤-过滤、明确、突显

创新内核-在生活日常里注入生命追求

侘寂美学

宋代的“二等货”大翻身

拙朴的哲学和美学升华

全民的追求达成统一

同源文化走向多样形式

把前人当做阶梯

《MEN'S NONNO》

-沿袭风格到设计时装

“自内而外”-破碎化的自上而下

小结

“先天条件制约了日本文化的底气和丰富性,但也赋予了它灵活和突破性,这是一种适应全球化的文化整理方法。”

3

看回国潮?我们该如何借鉴?

单核驱动的日本与双核驱动的中国?

...

不继续看下去了吗?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即可阅读全文哦!

戳此进入本期付费直播课程,更有料!

上一篇: 原创第三季度中国iPhone出货量下降2...

下一篇: 日本神作时隔76年再登场,刀剑乱舞推波助...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