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俗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后半句更经典,多数人不知

时间:2019-11-15 00:09:2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俗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后半句更经典,多数人不知

东汉末年的乱象与何进董卓的作死行为有很大的关系,国人熟悉的《三国演义》虽然只是一部通俗小说,却并不妨碍小说世界中的文武群英们斗智斗勇的事迹恒古流传。东汉末年汉室将颓,天赋异凛之辈竞相出山辅佐能主,为后人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硝烟弥漫之后,是人才的不断凋零。到了三国后期,各国或多或少的都出现了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话说回来了,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与三国前期的谋臣武将太过耀眼有关。如果我们稍稍降低标准就不难发现,三国后期亦不乏能征善战的勇猛之将。曹魏的邓艾和钟会,蜀汉的姜维、魏延,都是不可小觑的大将。

邓艾姜维等人的军事才能较之于关羽、典韦等骁勇之将亦是不逞多让,姜维文韬武略智勇非凡,他虽比不上智近乎妖的诸葛亮,但也在丞相死后扛起来了北伐大旗,是三国后期的重要人士。值得一提的是,姜维与蜀汉创立者昭烈皇帝基本没什么交集,但他与诸葛亮感情甚佳。诸葛丞相对姜维有知遇之恩,姜维与诸葛亮一样,对蜀汉都非常忠心。姜维本事曹魏守关的大将,他投降诸葛亮后,非但没有被后者轻视,反而屡屡被受以要职。得益于诸葛亮的提携,姜维火速升迁,成了蜀军的旗帜性人物。诸葛亮在五丈原黯然离世后,姜维在刘禅的支持下,逐渐掌控了蜀汉的军政大权。

彼时的蜀国,能独自领军征战的将领并不多。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秉承诸葛亮北伐遗志的姜维,竟到了无人可用的境地。有大才者资历不显没有威信,有资历者多莽撞老迈。魏延被杀后,蜀国能担当大任的将领更是寥寥无几。可能有不少的读者都听说过这样一句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句俗语虽然有失偏颇,但也正面指出了蜀汉将领后继乏人的问题。在当时的情况下,姜维也只能任用已至暮年的廖化为先锋大将讨伐曹魏。

廖化早年曾是关羽的部将,关羽受伏而死后,廖化迫于现实投降了孙吴,后又逃回了蜀国。廖化回蜀之后,刘备选择了接纳这位叛国的猛将。廖化早在诸葛亮佐政期间,就曾多次参与北伐,做过丞相参军这样的高官。及至姜维北伐的时候,碍于无人可用的现实,姜维只得请廖化老将军出山,任用后者为北伐先锋官。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句话还有下一句,那就是"蜀中无大将,王平堪大任"。王平也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他与诸葛亮一样,曾多次参与诸葛亮领导的北伐讨魏战争。马谡守街亭的时候,王平就曾多次劝马谡不能弃守水扎寨,奈何马谡对王平的建议置之不理,招致死祸。王平后来做起了参军的官职,诸葛亮死后,王平辅佐刘禅多年,是蜀汉的顶梁之柱。

上一篇: 最新!人贩子梅姨案,2名被拐儿童已找回!...

下一篇: 原创体重12吨猛犸象骨头留下人类矛尖,科...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