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溥仪不怨孙中山革命,也不恨袁世凯逼宫,却与此人有不共戴天之仇

时间:2019-11-14 19:38:4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溥仪不怨孙中山革命,也不恨袁世凯逼宫,却与此人有不共戴天之仇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同时也是将皇权推上顶峰的一个朝代。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清朝一共存在296年,共传十二帝。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清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辛亥革命”爆发后,隆裕太后以宣统皇帝溥仪的名义,于1912年2月12日颁布退位诏书,清朝就此宣告灭亡。

▲紫禁城掠影

说起来,清朝的灭亡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其他朝代灭亡时,往往都是京城被攻破、皇帝死去或投降,一些皇室宗亲或封疆大吏、武将则拥兵自立或割据一方,直到最终归于新朝。至于清朝,在欧洲列强的欺压之下,已经“国不将国”。苟延残喘几十年后,武昌义旗一举,各省纷纷通电独立,朝廷所能掌控的区域几乎就只剩下一个紫禁城。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时,清廷上下一片混乱,最终以溥仪的名义下发《罪己诏》,并派陆军大臣廕昌率北洋军队两镇南下。

▲末代皇帝溥仪剧照

由于局势几乎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各国公使一致要求清廷启用袁世凯。于是,在家“养病”的袁世凯被任命为湖广总督,率军南下平叛。11月2日,袁世凯攻下汉口之后便不再继续平叛,带着亲兵卫队返回北京,掌握了朝中大权。当时,南方各省都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朝统治,北方省份在袁世凯北洋军的掌控下,倒是相安无事,但是那些省份实质上已经不受清廷号令。面对袁世凯掌控北洋军和数个省份的现实,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只能妥协,承诺只要袁世凯推翻清朝并让溥仪退位,就推举他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袁世凯民国时期剧照

袁世凯于是一边向清廷进行恐吓施压,一边又提出丰厚的条件,迫使清廷妥协。最终,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颁布《退位诏书》,清朝正式宣告灭亡。从某种程度而言,封建制度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因此,当溥仪成年并历经世事沉浮后,他对推翻帝制的孙中山并无恨意,对于曾逼迫他退位的袁世凯也态度平淡。毕竟,袁世凯当年大手一挥,将他供养得舒舒服服,在他被冯玉祥赶出北京时,想来一定是非常想念袁世凯的。

▲“东陵大盗”孙殿英剧照

严格地说,溥仪最恨的人是奉系军阀孙殿英,两人之间有着不共戴天之仇。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军阀孙殿英率以军事演习为借口,率领大量士兵进入清东陵,先是用炸药将慈禧的坟墓炸开,将里面所有的陪葬品都洗劫一空,随后又前往乾隆皇帝裕陵,将大量珍宝都打包带走。因此,他获得了“东陵大盗”的头衔,按照盗取宝物的价值计算,他是近代第一大盗。孙殿英在两次盗掘中,获得无数堪称国宝的宝物,比如慈禧太后口中的夜明珠,乾隆皇帝留下的九龙宝剑等,个个价值连城。

▲裕陵地宫中的乾隆皇帝棺椁

此次盗墓行动,对于孙殿英来讲,不过是为了获取钱财以扩充军队。然而对于溥仪而言,这就不是金钱和宝物的问题。中国文化首重孝道,自己落了面子没事,但是不能不尊重祖先,孙殿英掘开溥仪的祖坟,那就是不共戴天之仇。事实上,在东陵被盗一事见诸报端后,溥仪和清朝遗老都大感震惊,怒火中烧的溥仪更是恨不得生啖其肉。溥仪公开致电国民政府,要求严惩孙殿英。然而由于孙殿英用盗来的珠宝上下打点,最终此事不了了之。据溥仪晚年亲口所述,他一生最恨的人就是孙殿英,让他觉得一生中最耻辱的事,不是自己被赶出紫禁城,而是清东陵被孙殿英盗掘。当然换做任何人,对于孙殿英恐怕都无法原谅。

参考资料:

《我的前半生》《孙殿英传》

上一篇: 南华县中医医院内三科中医特色疗法中药贴敷...

下一篇: 限制飞机起降等便利高考韩国考生数同比减少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