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梅梅:“剪”出女红军不朽的芳华

时间:2019-11-09 10:43:2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曹梅梅:“剪”出女红军不朽的芳华

近日,全国女红军题材剪纸作品展在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开展。在诸多作品中,青年创作者曹梅梅创作的作品《王泉媛和她的六个孤儿》引人注目。曹梅梅还将100幅女红军肖像剪纸作品捐赠女红军纪念馆,她在方寸间将版画剪纸融为一体,层叠有致地剪出女红军不朽的芳华。

1992年,曹梅梅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这里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孩子们从小画红军、唱红军。那时的她,跟着隔壁会剪纸的二娘,看着一张张纸在剪刀下跳动,不一会就剪出一朵大花来,从她的瞳孔中流露出了渴望,在她的心底暗暗下了决心:剪一幅红军肖像贴在墙上。

终于,二娘给了她剪刀,迈开了她剪纸人生的第一步,开启了她追梦的征程。那时的她是无忧的、是幸福的,她希望能够在追梦的路上一直前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场突如其来地车祸致使父亲身体残疾,给这个家重重的一击。那一刻,不谙世事的她放下了剪刀,决定外出打工,为家庭多承担一些责任。

残疾的父亲告诉她:自己生命里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女儿考上大学,继续追求心中的梦想,像别的女孩一样快乐成长,收获人生的幸福。曹梅梅牢记父亲的话语,决心努力读书,早日成才回报父亲的一番苦心。高中三年里,曹梅梅兼顾学业和剪纸,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走好每一步。终于,她创作了自己的第一幅作品《惜秋》,并收到了父亲一直期盼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她看见了父亲几年来唯一的笑容。就这样,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带着全家人的期望,曹梅梅跨进了大学的校门。

初入大学,还来不及感受新奇的大学生活,这个勤劳的小姑娘已经开始忙碌了:学校食堂三楼的洗碗工、市区大十字发传单的小时工、手机卖场放开嗓门吆喝的营销员。多重身份转换,只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勤工俭学并没有影响曹梅梅的学习和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她的学习成绩一直稳定地排在年级前三名,身兼学生党支部书记、学生会主席、班长等职务的她白天除了学习、工作还要打工,只有晚上才能拿起剪刀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个时候,她虽然身体是疲惫的,但是心里是感觉最幸福的。

她的精神让身边人为之感染,个人事迹被贵州省教育厅编入《追逐梦想2015贵州百名优秀大学毕业生事迹选编》。大学四年的求学生涯,曹梅梅似乎穿梭在不同的时空里:人海中勤工俭学的身影里有她,教室加班创作的身影中有她,图书馆埋头苦读的身影里有她,组织活动忙碌身影里也少不了她。然而,命运并没有偏袒这只勤劳忙碌的小蜜蜂,追梦旅程并不是一路绿灯。曾经,由于不懂得装裱,一幅辛苦2个月的作品被胶水粘固而损坏,曹梅梅哭了很久。这一次,是她第一次为剪纸而难过,但她并不气馁,一次次摔倒再一次次爬起来。版画专业的她更爱剪纸艺术,剪动物,她就揣摩动物的神情;剪人物,她就细致入微地观察人物的神态,剪什么她就琢磨什么。一把剪刀,一张宣纸,陪她度过了很多个奇妙的夜晚,带着诗一般的遐想,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就在这些奇妙的夜晚产生了。

工作后,曹梅梅始终以家乡的红色基因为题材,先后创作出《土城古镇》《准则》《遵义会址》《四渡赤水》等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比赛获奖。其中《准则》入选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届“清廉中国”新闻摄影、公益广告、漫画系列作品展播,《土城印象》在中国长江流域民间工艺博览会获金菊奖铜奖等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今年9月,经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身为党员的曹梅梅清晰地回想起自己拿起剪刀的初衷,开始思考如何传承剪纸文化、如何通过剪纸传承家乡的红色基因。最终,她在易地扶贫搬迁的东风湖社区益童乐园担任教师义工传授剪纸艺术,她认真上课,用心传授,让孩子们像自己一样,用剪刀将红军故事流传下去。(张程程)

上一篇: 原创幽默笑话:谁偷我水壶的,这个水壶盖也...

下一篇: 原创死神:友哈这样的角色难不成就放任他成...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