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高考生物所有重难点,都藏在你不仔细看的课本里

时间:2019-11-08 12:29:4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 @高三生,高考生物所有重难点,都藏在你不仔细看的课本里

这里先举一个骨灰级的生物学渣的例子,他逆袭的方式很简单,看书!看书看不懂的就用最笨的办法,抄书!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他利用每天的时间,从必修一第一页的引言部分开始,把生物三本必修课本给抄了一遍。

这个方法或许极端,但至少证明一点:生物考试的所有知识点,都来自课本。

而要理解生物如何回归课本,就必须从高考生物考察的特点出发。

如何参透生物课本?

掌握课本内容,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研读课本。

可能许多老师提出过这个建议,但当真正实施的时候,发现自己好像花了时间看书,但并没有领悟什么新东西——这是方法的问题。

第一.重视概念

1.对名词的定义尽量背诵。

阅读课本时应当注意限定词,这会对理解一个名词及判断从属关系有非常大的帮助,如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定义阐释了其来源、功能、化学本质。

2.对过程的概念动态理解。

课本中有许多动态过程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描述这些过程的概念并不需要背诵,而是需要在脑中有动态推演的过程。

3.规范术语的完全记忆。

本质相同但表述相异的答案并非不正确,但在高考这样的标准化考试,按照原文表述一定万无一失。如果不能完全按照课本原话表达,至少要做到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

第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选择题中一个比较狡猾的设错点是:一个概念表述本身是正确的,但它和前一句话的逻辑关系不正确。

这样的设错方式在政治、历史等文科中较常见,但在生物中出现往往会让理科生措手不及。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个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它与别的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

例: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什么这样表述?不是因为它在细胞中含量多,而是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这样就建立了“主要的”与“绝大多数生物”的关系,断绝了“主要的”与“含量多”之间的关系。

生物如何刷题?

当然,生物作为一个理科,研读课本还不够,一定量的习题在帮助锻炼题感、巩固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 做题加强审题

总讲审题的重要性,不能泛泛而谈,要具体地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逐字阅读,不能看错题。不要觉得自己不可能看错,事实证明,即使在高考有看错题的可能性。比如要看清是自交还是自由交配,是基因频率还是基因型频率等。

第二,理解题目条件,抓住入手点/突破口。不被无关语句迷惑,关注题目需要我们探讨的重点条件,不寻常的、匪夷所思的地方往往是切入点。

第三,心态端正,不要轻视任何题目。不管觉得题目多熟悉,都不要轻视题目。否则容易产生思维定势而导致错误。

重在行动 | 贵在坚持

除了做题外,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我还有两个小建议。

第一,经常进行对性质与实例之间的推演,以联系概念与实际应用。

这样的推演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分析能力,以应对分析式文字表达考题。

第二,定期进行自我检测。

方法是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将自己上一阶段学习或复习的内容进行完整的体系化的呈现。在这一过程中多使用关系图来阐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检测完之后,巩固自己无法完全回忆起的知识点,解决新发现的疑点。

学习重在行动,贵在坚持。在高中学习紧张的情况下,分给生物学科的时间必定是不多的。但如果你能每天好好研读几页课本并做好笔记,认真做一些题,有空做一些推演和自我检测,那高中生物就没有什么能难得到你的了。

笔者与清华北大的学霸总结了《高中九大科答题模板》,分享了0位清北学霸的学习经验,可以帮助成绩下滑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成绩!比如从高一到高三第一轮总复习,学习重点是夯实基础,吃透高考大纲的面,以600分的中档题、简单题为目标,二轮总复习(知识点串联、专题综合训练)才是难点拔高。而现实中很多学生把,把大部分时间用于难题上,认为搞定难题就是学会了,结果考试时恰恰在简单题、基础题丢分。

例如语文、英语的作文、阅读、完型、古诗词鉴赏等等。这些题型始终拿不到高分的学生,一定好好借鉴,

这无疑是最简单、最省力的提分方法,尤其是对6月份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弟学妹帮助更大,

同学家长加微信:2682565648 备注【模板】即可免费领取!仅适用于高中生。

上一篇: 王思聪投资版图有多大?几十张图表放不下!...

下一篇: 艺考传媒类专业要多少分才能上本科呢?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