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Orthop Surg Res:骨盆和髋臼合并损伤:一种独特损伤模式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

时间:2023-06-18 15:56:5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是一种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损伤类型,随着交通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这种损伤并不罕见。根据文献研究,骨盆合并髋臼骨折的发生率占所有骨盆髋臼损伤的5.1-16.1%。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对骨盆和髋臼合并损伤的定义不一致。通常,当骨盆前环发生损伤时,累及髋臼低前壁的耻骨支骨折通常被认为是单纯的骨盆环损伤;此外,一些骨折线后伸至骶髂关节的髋臼骨折仅作为单纯髋臼骨折治疗。

综上所述,只有不需要髋臼骨折固定而需要手术干预的骨盆环损伤才能被认为是复合损伤。稳定性骨盆环损伤往往与髋臼骨折的内在联系较少,对髋臼骨折的治疗影响较小;因此,本研究的重点是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患者。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重点是恢复骨盆环的稳定性,同时保持生命体征稳定,允许早期活动,降低并发症的风险,而髋臼骨折作为关节内骨折,实现关节面解剖重新定位是手术的最终目的。这两种治疗策略是不同的,但在解剖学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种损伤的固定可能会直接影响另一种损伤的固定。骨盆、髋臼合并损伤患者如果治疗不好,容易出现慢性骶尾骨疼痛、双侧下肢不平等、外伤性髋关节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预后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关于骨盆和髋臼合并损伤的研究很少,治疗原则也没有明确的共识。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此类患者的治疗策略,以帮助指导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24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4.8岁。根据Tile骨盆骨折分型,B型15例,c型9例。髋臼骨折分型采用Letournel-Judet分型。横骨折8例,横后壁骨折4例,前后半横骨折3例,双柱骨折6例,T型骨折2例,前柱骨折1例。我们记录患者入院时的损伤原因和生命体征,并评估患者的治疗策略和预后。

图1  56岁女性患者因机动车事故发生APC III型骨盆骨折合并双侧髋臼横向骨折(A、B、C、D),伤后第6天行手术。采用改良的Stoppa入路,在左髂窝开一个小切口,首先复位骶髂关节,用小钢板暂时固定(E),然后置入两枚骶髂螺钉(F),最后在右髂窝开一个小切口,重新定位双侧髋臼(G, H)。术后x线片显示骨盆骨折复位良好,髋臼骨折复位良好。术后半年(I, J, K, L) 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

图2 1例25岁男性患者因机动车事故发生骨盆C Tile骨折并双侧髋臼横向骨折,于伤后第10天接受第一次手术治疗(A, B, C)。骶髂关节首先采用左侧腹直肌入路复位至仰卧位,双钢板固定(D)。然后采用K-L入路复位并固定左侧髋臼(E)。用顺行前柱螺钉固定髋臼前柱。考虑到患者术中出血较多,4天后行右侧腹直肌入路固定对侧髋臼(F)。术后1年x线片显示骨盆和髋臼解剖复位,骨折愈合良好,螺钉未断裂或进入髋臼(G, H, I)

图3 女性患者,19岁,因机动车事故骨盆骨折,手术治疗在受伤后的第六天(A, B, C)。左髋臼被pararectus重新定位和固定方法(D),然后正确的重新定位骶髂螺钉被关闭,最后,正确的广泛性、前柱螺钉放置(E, F)。手术后一年,骨折愈合良好,术后髋关节功能良好(G、H、I),无内固定松动、异位骨化形成、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

上一篇: Stroke:6项前瞻性研究提示,神经质...

下一篇: 【结直肠癌手册】关于结直肠癌的症状、分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