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连续性或间歇性输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脓毒症危重症患者:BLING III随机临床试验

时间:2024-06-26 18:01:0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败血症是由于对感染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全世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针对可能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开展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是有效治疗的基石,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重要药物。对于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患者,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因此,连续性输注可能比间歇性输注更有效。最近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通过持续性输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血药浓度高于典型病原微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但是,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并没有提供改善病原微生物治愈率和患者结局的确凿证据。为了明确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给药的最佳方式,本研究进行了一项随机临床试验,以确定连续性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美罗培南是否比间歇性输注更能降低脓毒症危重患者90天的全因死亡率。

目的评估连续性输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美罗培南)是否能降低脓毒症危重患者90天的全因死亡率。

研究设计与参与者:一项国际,开放标签,随机临床试验在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马来西亚、新西兰、瑞典和英国的104个重症监护病房(ICUs)进行。受试者招募时间为2018年3月26日至2023年1月11日,后续研究于2023年4月12日完成。受试者是危重成人患者(≥18岁),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美罗培南治疗脓毒症。

干预措施: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接受24小时等量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连续性输注(n=3498)或间歇性输注(n=3533),治疗时间由临床医生决定,或直至患者从ICU出院。

主要结局主要结局是随机分组后患者90天内的全因死亡率。次要结局为随机分组后14天的临床治愈率;随机分组后14天内新获得、定植或感染多耐药菌或艰难梭菌感染;ICU死亡率;以及住院死亡率。

结果:在7202名随机化的受试者中,7031人(平均[SD]年龄,59[16]岁;2423为女性[35%])纳入主要分析(97.6%)。在90天内,3474名患者接受持续性输注,其中864名患者(24.9%)死亡;3507名患者接受间歇性输注,其中939名患者(26.8%)死亡(绝对差值-1.9%[95% CI,- 4.9%~1.1%];优势比0.91 [95% CI 0.81~1.01];P=0.08)。连续性输注组的临床治愈率高于间歇性输注组(分别为1930/3467[55.7%]和1744/3491[50.0%];绝对差值5.7%[95% CI 2.4%~9.1%])。其他次要结局无统计学差异。

主要和次要结局

90天死亡率的亚组分析

结论:在主要分析中,连续性输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间歇性输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脓毒症危重患者90天全因死亡率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连续性输注组的临床治愈率高于间歇性输注组。

原始出处:

Continuous vs Intermittent β-Lactam Antibiotic Infusion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Sepsis: The BLING III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ublished online June 12, 2024. doi:10.1001/jama.2024.9779

上一篇: 术后死亡丨急性下壁心梗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下一篇: Front Pharmacol:接受血液...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