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S:内镜下注射氰基丙烯酸酯胶治疗胃静脉曲张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时间:2024-06-20 14:00:2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致死性并发症。胃静脉曲张(GV)比食管静脉曲张(EV)少见,约占肝硬化患者的20%。但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相比,GV出血控制难度更大,可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和更高的病死率。内镜下注射氰基丙烯酸酯胶已成为闭塞GV的常规方法,尤其是2型胃食管静脉曲张(GOV2)和孤立性GV1型(IGV1)。该方法的止血率为89-100%,其使用提高了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生存率。虽然内镜下注射氰基丙烯酸酯的方法已经成熟,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因研究而异。重要的是,这种治疗与潜在危及生命的不良事件相关,包括治疗后再出血、外周栓塞和复发性脓毒症。再出血是内镜下注射氰基丙烯酸酯胶后的一个重要并发症。随访7 d ~ 3年,GV再出血发生率为2.1 ~ 39.8%。再出血相关死亡率为1.1% ~ 28.5%。这项系统综述评价内镜下氰基丙烯酸酯注射的有效性,并总结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该研究检索了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发表的文献。纳入评价内镜下注射氰基丙烯酸酯胶治疗胃静脉曲张有效性及再出血危险因素的研究。

 

最终纳入24项研究。止血率为65% ~ 100%。胃底静脉曲张复发率为34%,早期再出血率为16%,晚期再出血率为39%,轻中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3%,再出血相关死亡率为6%,全因死亡率为17%。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门静脉血栓形成、腹水、氰基丙烯酸酯用量、发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red Wale征、既往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史、活动性出血和胃旁静脉。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可能是保护因素。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内镜下注射氰基丙烯酸酯胶治疗胃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肝硬化患者在符合适应证的情况下,可从降低门静脉高压、预防抗生素和抗凝治疗中获益。

原文出处:

Hu Y, Zhou M, Liu D, Gong J. Risk Factors for Rebleeding After Endoscopic Injection of Cyanoacrylate Glue for Gastric Varic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ig Dis Sci. 2024 Jun 12. doi: 10.1007/s10620-024-08482-x.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8864930.

上一篇: 甘肃农大惊人发现:芍药汤竟能通过肠道菌群...

下一篇: Hypertension:肌肉减少症与强...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