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医改村医基本年薪10万!刚刚,全国医改“风向标”,又有大动作

时间:2023-09-22 11:12:4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来源:乡村白大褂整理发布

过去数年间,福建省三明市的基层医疗改革一直受到业内关注,已然成为了中国基层医改的标杆。

近日,三明市再出重磅文件,在转变基层医生身份方面,为全国各基层地区编制改革提供新思路。

三明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四部门发布《关于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人员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紧密型医共体着手,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改革,明确打破医共体内医院和人员之间的编制“壁垒”。

 

 

 

根据《意见》梳理,本次改革旨在促进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打通人员编制规范统筹使用的“最后一公里,并对基层医生的编制、晋升、补助待遇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改革调整。

1、解决医共体改革难题、实现城乡医院利益共同体

近年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多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但在医共体建设过程中,针对“人、财、物”如何协调统筹?如何实现资源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医共体内部存在利益分歧等问题,一直是各地在推进过程中的难题所在。

对此,三明市给出明确解决办法: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由总医院(医共体)统一管理。

《意见》明确,在保持现有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事业单位性质和公益属性不变的基础上,将医共体范围内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由县(市、区)卫健部门管理调整到总医院(医共体)管理,并将人、财、物、事、绩、管等全部收归由总医院(医共体)统筹管理,推动医共体内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分别核定、统筹使用和管理。

通过总医院(医共体)统一管理,意味着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人员、技术、设备、信息等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和互补,将大大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同时在收入、成本、风险等方面也会形成一定分担作用,当各项资源和效益得到合理的优化分配,就将会促进医共体内部利益协调,实现利益共同体,真正实现“一家人”“一条心”“一本账”,从而促进各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2、乡镇卫生院用编率提至90%、村医可往上级晋升

在总医院(医共体)统一管理范围内,编制是本次的重点。

《意见》中明确要求打通基层编制界限,在编制使用、人员招聘、人事安排等方面赋予其更多自主权:

编制使用上,各总医院(医共体)的编制总量由总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三个部分组成,总医院(医共体)可在核定的人员编制总量内。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统筹调剂同经费渠道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事业编制,经同级卫健部门审核同意,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后实施。县级机构编制部门应根据本区域内服务人口变化情况,每5年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总量,同时确保乡镇卫生院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编制不得低于编制总额的90%。

人员招聘上,实行“县管乡用”,由总医院统一招聘。医共体内的人员由各总医院(医共体)统一招聘、培训、调配和管理,因此总医院也要承担起规范招聘方式的职责。

同时总医院也要承担起招聘质量的职责,在招聘时根据服务人口、床位数、岗位需要等实际情况,以各总医院(医共体)名义统一招聘医技人员,规范做好跟岗培训。各总医院(医共体)要规范人员招聘程序,招聘方案经同级卫健、人社部门审核后组织实施。

人事安排上,打通总医院(医共体)内部人员流动的壁垒,优化人员调配管理,同时给出基层医生晋升通道。

由各总医院(医共体)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其在编在岗的财政核拨、财政核补事业单位人员的调配意见,经各县(市、区)医改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同意,向同级卫健、编制、人社部门报备后组织实施。

同时,针对人员调配晋升给出标准,这对于基层医生来说,晋升总医院的机会大大提高,迎来职业发展的台阶,且这个标准对跟多基层医生来说并不是很难实现:

(1)、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或本科及以上学历

(2)、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满5年以上

3、编内、编外经费分类保障统筹解决基层医生待遇问题

在三明市本次改革中,除了编制上的调整,还强调了基层医生经费保障问题,不管编内还是编外,都明确保障机制。

《意见》要求,各总医院(医共体)要统一财务管理,实行县、乡、村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统筹运营”的财务管理制度,承担财政“托底”职责。

针对编内人员: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编制总数给予人员经费保障。

针对编外人员:经相关部门核定使用的编制外人员要给予定额经费补助,经费由各总医院(医共体)统一管理。

关于基层医生补助和待遇的问题,早在今年5月份,福建省就专门出台了保障政策,福建省卫健委在《福建省“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落实乡村医生各类补助待遇,做好乡村医生社会保障工作。

福建省明确,设置乡村医生岗位津贴,每人每年1200元仅为省级层面的财政补助,而各市、县级可自行设置补贴标准。

比如福州市给予每人每月500-1500元的补助,对连续从医30年及以上的村医,每年还可以多领5000元。

而三明市要求,在公有卫生所工作的乡村医生实行年薪制,将村医基本年薪设置为10万元。此外,主任医师基本年薪 30 万元,副主任医师基本年薪25 万元,主治医师基本年薪 20 万元,住院医师基本年薪 15 万元。不少基层医生已经达到主治医师级别,其收入也能水涨船高。

相比一般的每年数千元省级岗位津贴,三明市“10万元”的年薪显然更具吸引力。

同时,福建省卫健委也明确,各市将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生培养使用、收入待遇等政策。落实乡村医生各项补助,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收入待遇,提高乡村医生岗位吸引力。

事实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一直是县域医共体中最为基础、不可或缺的部分。长期以来,基层医生都承担着上下转诊、基础病治疗、传染病防治等重要工作,理应获得良好的待遇和补助。

三明市本次在医共体改革中,再次强化了基层医生编制和补助保障改革,不仅体现了三明市对基层医生工作的认可,也显示出筑牢三级医疗网底的重要性。

作为基层医改的“样板间”,无数地区都在向三明看齐,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三明市的改革政策能被更多的地区借鉴和采用,更多地区的基层医生都将迎来身份上和待遇上的保障!

素材来源:三明市人民政府网

 

本文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

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乡村白大褂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影响负责。

上一篇: 8个子宫纵隔术前术后常见问题解答,很实用...

下一篇: 高龄老人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之清醒镇静术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