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 J Gen Med:炎症生物标志物在高风险下肢骨折中高毒性和低毒性FRI诊断中的作用

时间:2023-08-31 13:47:3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骨科手术后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影响临床功能的治疗效果。此外,感染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后果特别是一些高危下肢骨折(包括胫骨平台骨折、跟骨骨折、皮隆骨折),即使采取多期治疗和抗生素治疗,其感染率仍达16%为了规范临床研究,提高已发表文献的质量,由科学和医疗机构组成的专家组对骨折相关感染(FRI)的定义达成共识

因此,在高危骨折中早期诊断和治疗FRI尤为重要。目前,实验室炎症标志物,如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是经济、方便和广泛可用的术前信息。此外,既往研究提示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例(MLR)或血小板淋巴细胞比例(PLR)与感染的高概率相关。然而,当微生物学结果显示存在单一的低毒力微生物时,这些生物标志物似乎缺乏敏感性和可识别性。事实上,不同的致病性微生物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宿主炎症反应和临床表现。迄今为止,骨科创伤的相关临床报道仍是空白。因此,我们的研究旨在评估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对高风险下肢损伤患者中由高/低毒力微生物引起的FRI的诊断准确性。

本研究设计流程图

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2月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手术的高危下肢骨折(包括胫骨平台、跟骨和皮隆骨折)患者。入院24小时内采集外周血样本,评估以下信息:性别、年龄、BMI、吸烟、合并症、损伤信息、手术细节、血清c反应蛋白(CRP)值、红细胞沉降率(ES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76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51例(8.85%)为FRI,其中28例(54.9%)为高毒力组。FRI组CRP、ESR、NLR、MLR的中位水平显著高于非FRI组(p < 0.01)。同样,与低毒力组相比,高毒力组CRP和NLR水平略显着高于低毒力组(p < 0.1)。CRP、NLR、CRP+NLR的AUC面积分别为0.826、0.650、0.873。我们计算出CRP+NLR作为高毒力感染诊断标志物的最佳分界点为0.377。

FRI和非FRI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

小提琴图显示了高/低毒力组血清CRP和NLR水平的分布。中间的黑线表示中位数,上面和下面的虚线表示数据的范围,小提琴的宽度表示该范围内的数据密度

CRP、NLR及CRP+NLR诊断高/低毒力FRI的ROC

结论:本研究显示FRI在高危下肢骨折中的发生率为8.9%,并确定了术前血清生物标志物,包括CRP、ESR、NLR和PLR,是协助诊断感染的有用工具。此外,CRP联合NLR对不同毒力引起的术后感染具有鉴别临床作用。

原始出处:

Xu X,  Wang H,  Liu Y,The Role of Combined Inflammatory Biomarkers in the Diagnosis of High- and Low-Virulence FRI Among High-Risk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Int J Gen Med 2023;16

上一篇: 【协和医学杂志】SPRY4遗传多态性与中...

下一篇: BMC Musculoskelet Di...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