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股价跳水、内部管理层大动荡,晋商银行前路注定艰难

时间:2020-02-01 23:47:3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股价跳水、内部管理层大动荡,晋商银行前路注定艰难

  编辑 | 于斌

  出品 | 于见(ID:mpyujian)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多数企业都选择上市融资,进行资本运作,以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如今经济“平稳”发展的大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期望通过上市增强业务活力。

  于是,近几年我们看到了许多中小型银行纷纷上市融资。然而,在目前银行业整体发展放缓的背景下,一些大型银行的日子都不好过,中小型银行的日子更是难上加难。

  在这其中,作为山西省“上市银行第一股”的“晋商银行”近来可谓是风波不断。晋商银行自上市以来股价接连跳水,总市值蒸发上百亿,并且银行内部管理层动荡不止,内部腐败、违纪事件时有发生。面对晋商银行种种“不争气”的行为,向来“无情”的资本自然也不会留恋。

  股价一路下滑,总市值蒸发上百亿

  近日,晋商银行发布公告称,企业的注册资本由原来的48.68亿元增至58.39亿元,增幅近20%。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晋商银行成立以来第七次增加注册资本。不过,与其连续增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晋商银行自上市以来就连续下滑的股价。

  据公开资料显示,晋商银行于2019年7月18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每股发行价为3.82港元,而截止到2020年1月20日收盘,晋商银行股价已经下滑至每股1.62港元,跌幅将近60%。不到半年的时间,晋商银行的总市值就蒸发了上百亿港元,目前总市值仅剩94.59亿港元。

  虽然对于晋商银行来说,上市是其多年的“梦想”,并达成了心愿,但其上市后的表现实在是令投资者不满意。

  我们来看看晋商银行艰难的上市历程。公开资料显示,晋商银行是一家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于1998年10月16日在中国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也是山西省唯一的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其实,最初晋商银行并不是计划在港股上市,2012年到2014年期间,晋商银行一直在筹备A股上市,随后因不明原因计划暂停。

  2017年11月晋商银行重新启动了A股上市工作,2018年2月晋商银行临时股东大会讨论关于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上市方案的议案。但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晋商银行便转道港股上市。

  并且在上市时,晋商银行公开认购就不太顺利。根据晋商银行2019年7月的发布的公告显示,当时晋商银行公开发售共接获2687份认购申请,认购合共1519.6万股,相当于公开发售初步可供认购总数8600万股的18%。

  由于公开认购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晋商银行启动了回拨机制,香港公开发售未获认购的发售股份重新分配至国际发售。重新分配后,国际发售的发售股份数目增至8.448亿股发售股份,相当于全球发售的发售股份总数约98.23%。

  当时资本市场投资者普遍认为,晋商银行公开发售认购“遇冷”,会影响到该行上市后的股价走势。果不其然,晋商银行目前股价的“大跳水”投资者也都看到了。

  管理层动荡,内部腐败违法违纪事件多有发生

  除此之外,更令投资者不看好的便是晋商银行内部“动荡不安”的局势了。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晋商银行内部一团乱麻,又怎么能指望它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出色呢?

  1月9日,晋商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晋商银行召开干部大会,省委、省政府决定:王俊飚同志任晋商银行党委书记,提名为董事长人选。

  而在前一天的8日晚间,晋商银行公告称,59岁的阎俊生因工作调动原因,请辞该银行执行董事、董事长、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委员、提名薪酬与人力资源委员会委员以及授权代表职务,即日生效。

  引人深思的是,原董事长阎俊生刚刚在2019年11月5日举行的第五届董事会的第一次会议上获选为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到如今消息公布也才工作了两个月时间,“椅子还没坐热”就“Say Goodbye”,什么情况?

  还需要强调一下,在晋商银行官网发布的消息中,山西省委、省政府的相关领导在宣布王俊飚任晋商银行党委书记并提名为董事长人选的同时,充分肯定了晋商银行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表达了省委、省政府对晋商银行发展的高度关注,希望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晋商银行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但却没有提及原董事长阎俊生和他的工作去向。

  另外,天眼查信息显示,2019年12月份晋商银行变更的“高级管理人员备案(董事、监事、经理等) ”事项中,栗建强、张晓东、李建明、杨士华在内的四位董事退出,吕福贞、李为强和上官玉将在内的三位监事退出。也就是说,晋商银行在短时间内七名高管出现人事变动。

  如此蹊跷、令人匪夷所思的高层人事变动,在业界实在是少见。另外,晋商银行此前内部被曝出部分人员“腐败”、“违法乱纪”的行为,更是令投资者不得不慎重考虑是否购买晋商银行的股票。

  据媒体报道,2019年9月,晋商银行原党委委员、董事、副行长栗建强,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公司法人及个人财物,折合人民币2005.67万元。向他人行贿,折合人民币110万元。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对栗建强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200万元;对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全部予以追缴并上缴国库。

  此前还有2018年11月,山西省纪委监委披露了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晋商银行临汾分行副行长李晓军因虚开发票和违规报销个人费用,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总之,晋商银行在上市之前内部就存在“一地鸡毛”,上市之后股价跳水、市值蒸发与前期“底子不牢”有很大的关系。再看看股市上那些抱着“上市救命”、“上市圈钱”想法的企业,多数都输得很惨,本想成为资本的驾驭者,却反过来被资本奴役。可以预见,晋商银行前方的道路注定异常艰难。

上一篇: 原创什么是生物武器,生物武器到底有多强大...

下一篇: 湖北副省长回应确诊病例大幅增加:潜伏期病...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