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雍正王朝:李卫和张廷玉为什么要弹劾年羹尧?

时间:2020-01-19 16:10: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雍正王朝:李卫和张廷玉为什么要弹劾年羹尧?

这个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人是一切的因果,能够久居朝堂而不倒的人,必然有自己独特的处事哲学。《雍正王朝》中,张廷玉和李卫就是两个成功的典范,而年羹尧悲剧也早已注定。

年羹尧

  • “西北大捷”后,雍正的皇位坐稳了,年羹尧也成了雍正的恩人,威望如日中天。人在得意的时候最容易膨胀,年羹尧也不例外:
  • 百官朝拜视而不见,得罪群臣,隆科多、孙嘉诚、十阿哥当场就气急败坏了;
  • 保举名单上百人,分明是搞“小团伙”,想另起炉灶的节奏。国家“缺额有定”,“年选”挤压了科举出生的官员名额。张廷玉是科举出生的代表,当他看到年羹尧长长的保举名单时,那脸上的表情已经写满了嫌弃;
  • 朝堂上只知军令,不知皇命,气得雍正只能找年妃发火;
  • 饭局上,连续拒绝雍正的要求,搞得领导的面子都没地方搁;
  • 上面的行为,雍正还能勉强容忍,那接下来的事,就碰到底线了。

年妃

当时,雍正跑到江苏,视察新政的实施情况,也考察一下自己的嫡系李卫。

主仆二人先聊了几句新政,雍正批示了一句“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表示工作上认可了,接着便开始吐槽年羹尧,这分明是在给李卫预报“天气”,也是在观察他的立场。

李卫小名狗儿,代表着机灵和忠诚,是从小就在雍王府长大的奴才,他的一切都来源于雍正的恩赐,深谙雍正心意。这个时候,他只用顺杆爬就行了。李卫安身立命的法宝是“忠”,在立场上肯定会与雍正一条心。

雍正

李卫当巡抚前,曾与年羹尧关系密切,这个时候如果帮年羹尧说话,会让雍正起疑心,我将大清财源交给你,你居然还帮着我政敌说话,一个是大将军,一个是江南的财神,两个人会不会有什么勾兑。所以,李卫为了打消雍正的疑虑,只能挤兑年羹尧,以划清界限。

就在两人相互吐槽年羹尧时,雍正突然收到奏折,年羹尧杀了孙嘉诚。孙嘉诚是雍正安插西北监视年羹尧的耳目,也是“新政”的执行人。

雍正看完,一言不发就将奏折递给李卫。孙嘉诚和新政对雍正意味着什么,李卫不可能不知道,此时的他除了顺从雍正的意思棒打年羹尧,别无他法。

李卫

如果说李卫是雍正的“小棉袄”,那张廷玉与雍正的关系更像是盟友。

历史上,张廷玉与雍正的关系好的不得了,张廷玉生了几天病,雍正就说自己手臂疼,以表示张廷玉是肱股之臣。也是在雍正朝,张廷玉才真正开始发家,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位,源源不断地送上门。而张廷玉和年羹尧都是康熙三十九的进士,两人一同入翰林,后来张廷玉在张英的点拨下,远离了年羹尧。

《雍正王朝》里面,张廷玉在康熙时就是上书房的首辅,在雍正登基的过程中,有策立之功。在年羹尧的问题上,他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张廷玉

一、形势。年羹尧的行为已经天怒人怨,上天预警、清流联名弹劾、八爷党出手,杀年羹尧的舆论、群众形势已经造好。张廷玉如果不顺势而为,就会成为异端,成为下一个攻击的靶子。

二、公事。年羹尧九十二条罪状都已经拟好,随便一条都够别人死十次了。年羹尧不死,如何对得起被他杀的几十名官员?张廷玉是百官之首,需要拿出相对公正的态度,以服百官。

三、私事。年羹尧的种种行为,已经侵犯到张廷玉的利益。他又是雍正的潜邸奴才,如果这次没有彻底消失,那将来很有可能会东山再起,万一进了上书房或军机处,张中堂的位置还不一定稳。

年羹尧

张廷玉借李绂之口,选择当最后一个出手的人,将来即使雍正反悔,要追究责任,也轮不到他,毕竟前面还有那么多人;李绂是清流领袖,分量重,影响力大。这既是一种自保之术,也是借刀杀人,给年羹尧的一记重锤。

李卫与张廷玉,两个人倒年的方式虽不一样,但出发点一致,顺应形势以保全自己。

上一篇: 原创大寒时节最馋这美食,软糯香甜,既暖身...

下一篇: 吃在大连-原汤鲜美,越吃越美的斑鱼火锅~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