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造车?别闹!不存在的|CES2020

时间:2020-01-07 22:58:1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索尼造车?别闹!不存在的 | CES 2020

CES 2020 的第一个大惊喜,出自一个消费电子厂商……索尼毫无征兆地发布了一台电动车!

有意思的是,索尼处于很多汽车媒体的关注盲区内,所以这个消息最先是由数码和科技媒体们传播出来的。

汽车和科技的边界再一次模糊了。但更重要的问题是,索尼真的要造车?

正如标题所说,我们并不这么认为。

似曾相识的「Vision-S」

先来聊聊这辆名为 Vision-S 的电动车,然后再说为什么得出「索尼不造车」的结论。

索尼的 Vision-S 上是一辆标准的「电动轿跑车」,封闭式前脸、隐藏式门把手、大尺寸轮毂和刹车盘、贯穿式尾灯、双色车身……外观不算惊艳,甚至还能从它身上看到不少其他车型的影子,比如保时捷 Taycan,比如 Lucid Motors,甚至天际 ME-S。

准确地说,这是一辆「原型车」,而不是「概念车」,所以索尼也在官网公布了它的细节参数:车长 4895mm,轴距 3000mm,比保时捷 Taycan 略短,但轴距却更长。

驱动方式为双电机四驱(两台 200kW 电机),零百加速时间 4.8 秒,极速 240km/h,整车重 2.35 吨。

至于内饰,你说它是理想 ONE 的轿车版,我也能信。液晶仪表+中控大屏+副驾娱乐屏+中控台车控屏,和理想的方案如出一辙,只不过又多了两个电子后视镜屏。当然,后排还有两个娱乐屏。

虽然 Vision-S 的外观不怎么索尼,但它的这套极简风格内饰我还是挺感冒的,尤其是方向盘的设计。

另外,前后两个中央扶手上的控制旋钮也非常有数码产品的感觉。

索尼希望通过这台车展示自己对智能汽车和未来出行的想象,而它本质上是其实是用来展示索尼在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的,在这台车上,主要分为两部分:车辆传感器,以及车内娱乐。

先说传感器。索尼在这台车里总共怼进了 33 个车规级传感器,我们列举一下:

摄像头:

4 个环视摄像头「采用索尼 IMX390 传感器」;

2 个电子后视镜摄像头「采用索尼 IMX390 传感器」;

1 个行车记录仪摄像头「采用索尼 IMX390 传感器」;

2 个 ADAS 前视摄像头「采用索尼 IMX424 传感器」;

1 个后视摄像头「采用索尼 IMX424 传感器」;

1 个车内电子后视镜摄像头;

2 个 ToF 摄像头「采用索尼 IMX456 传感器」。

雷达:

12 个超声波雷达(前 6 后 6);

5 个毫米波雷达(前 3 后 2);

3 个固态激光雷达。

这 33 个传感器构筑起了 360 度无死角的车内车外感知系统,这样的方案放在如今的量产车里,可以算是最顶级的配置。

在这 33 个传感器里,重点是摄像头系统。13 个摄像头基本都是索尼自家的,涵盖 IMX390、IMX424、IMX456 三种产品。很明显,索尼这是在秀肌肉。

在索尼官网上,可以找到他们所有的车规级摄像头产品。

而说到车内娱乐,这又是索尼的一大强项了。如果把车当做一个移动空间来看待,那么它应该有更多的屏幕、更好的音响系统,索尼在这台车上也是这么做的。

屏幕就不用说了,毕竟索尼大法好。值得一提的是 Vision-S 的音响。

索尼给出了一个整车音响分布图,粗略一数,这套音响的扬声器数量超过 30 个,甚至每个座椅肩部都各有两个扬声器。

另外,它还引入了索尼的「360 Reality Audio」技术。这个技术已经开始在消费数码产品上应用,这次索尼把它移植到了车里。根据索尼的说法,过去立体声格式的扬声器数量与位置都是固定的,而 360 Reality Audio 技术格式则是透过创建多个虚拟扬声器,让你的周围空间更有音场感。

怎么说呢,我对索尼汽车兴趣不大,但是真的挺想听听这套音响……

从下面这两个官方视频中,可以看到这台车的更多细节:

做供应商,是比造车更好的选择

接下来我们聊聊,为什么索尼不造车?

科技数码巨头跨界造车的故事似曾相识,前有苹果,后有戴森,结果都不甚理想,索尼如果够理智,应该像华为那样,把自己定位为汽车领域的供应商。

苹果汽车项目夭折、戴森造车失败,已经能充分说明一个问题:科技巨头涉足整车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简单列举几点理由:

一是资金。虽然苹果索尼们不差钱,但造车的投入太过巨大,这会对他们的主营业务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同理,倒退五年,其实传统车企对造电动车也没太大兴趣,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意味着要把卖燃油车得来的丰厚利润投入电动车的研发制造里,而这种投入的收益率短期来看并不清晰,还很容易捡起芝麻丢了西瓜。

二是 know-how。汽车行业有自己的研发生产制造规律,体系之复杂,远非消费数码行业能比。别说造车新势力,就连老牌传统车企,也不能说完全掌握了电动车的 know-how。

三是时间窗口。如果是在五年前,科技巨头跨界造车的事儿可能可行,但是放在 2020 年来看,进入电动车行业的窗口期基本已经不在。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特斯拉正在以让人震惊的速度攻占全球电动车市场,在生产和销售层面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效应。传统车企的电动车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再加上中国这些造车新势力的布局,留给新进入者的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小。以索尼为例,进度上落后别人好几年,又不具备由规模效应所带来的供应链议价能力,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它的电动车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那么这辆 Vision-S 又怎么解释?

一方面,如前文所说,它还只是一辆原型车。拿一辆车作为载体,把自己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优势产品装上,向外界进行展示,这是不少汽车供应商的常用玩法,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换成了「索尼」,而它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深厚群众基础,让人们对「索尼造车」平添了很多期待。

但拿出一台车,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图片来源:The Verge)

这台 Vision-S 更像是现有的诸多智能汽车技术的整合。麦格纳给它提供了纯电动平台,这是这台车最基础的东西。另外,还有博世、大陆、ZF、英伟达、高通等公司的加持。

麦格纳可以拿出来重点说说。这家公司在业内有两个角色,一是代工厂,二是供应商。宝马 5 系、奔驰 G 级、捷豹 I-PACE 等车型就是由麦格纳代工生产的,这也让他们具备深厚的整车开发经验,麦格纳 CTO 在两年前接受我们采访时曾说过,任何一家公司想做一台电动车出来,他们都可以提供从设计到样车制作的一条龙服务。

这个意思,不难理解吧?简单来说,在 Vision-S 上,我们看不到太多索尼对智能汽车整车的思考。

而做汽车供应商,就不一样了。刚才说了,索尼在 Vision-S 上面重点展示了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摄像头传感器,二是车载娱乐,而这两方面恰好也是汽车零部件体系里最有增长潜力的一个领域。事实上,在这个领域,索尼一直就是以汽车供应商的形象出现的。

整个行业对 ADAS 硬件和车载娱乐部件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索尼来说,这是一个特别优质的增量市场,甚至有从「零部件供应商」迈向「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可能性,而这也是很多汽车供应商在这次汽车智能化变革里所选择的道路。

幻想着有朝一日开上索尼牌电动车,也是想多了。

作者:刘时笑

上一篇: 原创Realme5G手机正面杠小米宣称今...

下一篇: 原创马云是在吹牛么?闲话聊聊阿里巴巴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