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这个古苗寨过年了!吃长桌宴、喝拦门酒、跳铜鼓舞,堪称最原生态苗年

时间:2019-11-05 12:48:5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这个古苗寨过年了!吃长桌宴、喝拦门酒、跳铜鼓舞,堪称最原生态苗年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苗寨,它距离重庆坐高铁只需要3小时,距离广州6小时,距离武汉4小时,交通非常方便,好几个省市都把它作为短假周边游的首选目的地,这个地方就是贵州雷山的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保留着最“原始生态”的苗族文化。

10年前,晓岚曾翻山越岭进过西江千户苗寨,当时匆匆一瞥,待了不到2小时,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象,只觉得那些吊脚楼密集的很,于是画了一幅吊脚楼的油画。上周,趁着过苗年,晓岚再次和几个朋友去那深度游,猛然发现,西江千户苗寨实在是太美,太像一个岁月静好的世外桃源。

所以说,旅行一定要住下来,慢慢感受,你才会发现它的美。西江千户苗寨既是个景区,又是苗族人生活了几辈子,现在依旧赖以生存的可爱家园。这里的房屋全是木质穿斗的吊脚楼,层层叠叠的从白水河边,建到了山顶上,白水河幽幽流过,河上横跨着5座古色古香的风雨桥。

主街道是个环形石板路,每天有电瓶公交车往来,游客花5元钱可以乘坐一次,也可以步行游览,距离并不远,如果你具有探索精神,也可以穿过那些古巷,找到近道。

古巷幽深而美丽,藏着许多有趣的小店,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店,你可以找一家苗银店,亲手打造一个苗银手镯。

也可以跟慈祥的苗家奶奶学苗秀,她们几十年的手艺无比精湛,配色十分养眼,用做衣服的配饰一定很时尚。

蜡染是雷山西江千户苗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格古朴、细腻,纹样多以蝴蝶、花鸟鱼虫为主,我们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在蜡染体验店里感受这传承千载的民族工艺,先在白布上构图,然后用蜡刀将加热的蜡细细描绘,看着简单,但却非常困难。

古镇的小路很多,但不必担心会迷路,因为几乎每一条路都是活的,如果你沿着碎石铺的阶梯爬到山上,那么你会感受到西江千户苗寨古老的呼吸。

山上的房子更老旧,小青瓦铺天盖地的堆叠而下,一层一层从高到低,屋檐间隙露出一小段一小段的石阶,偶尔有戴红花扎发髻的苗家阿姐经过,巷子便立马鲜活,傍晚,瓦屋上升起炊烟,脑海里浮现出奶奶做的饭菜。

我们来到苗寨的时候,恰逢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苗年,因此,格外热闹。苗族是一个农耕民族,他们选择每年农耕结束后的农历10月上中旬过年,全寨人穿上盛装,戴上所有银饰品,庆祝丰收、祭祀祖宗、感恩天地。

在过苗年期间,你会见识到苗族人传承了千年的风俗。这里家家户户打糍粑,他们把自己种的糯米用水泡好、蒸熟,放入木槽里,用粗大的木槌捶打,直到打成粘糯得有拉丝的糯米糕,撒上芝麻花生碎,最喜欢老奶奶做的糍粑,感觉从她们手上抓出来的糍粑更加香甜!

吃长桌宴是我觉得特别有趣的,苗家人爱热闹,过年是全寨一起吃饭,在坝子上,在门前的巷子里,摆上长长的桌子,一盘一盘的酸汤鱼、土鸡汤、鸡肉、糯米酒整齐摆上,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为了迎接贵客,“高山流水”免不了,苗家姑娘们一拥而上,围在客人两边,将手中的酒壶一个个连在一起,从最高处倒酒,酒顺着连在一起的碗流入客人的嘴里,姑娘们唱起祝酒歌,歌声不断,酒不断。

苗年期间,走在大街小巷,总能听到好听的芦笙,总能看到姑娘们婀娜的舞姿,天性热情奔放的苗家人,过年必不可少吹芦笙、跳苗舞。最爱看姑娘们色彩鲜艳的苗服,戴上最隆重的银饰,围在鼓坪上跳锦鸡舞、板凳舞、铜鼓舞,那衣裙随着身体的旋转,像五彩的花朵绽放,那头饰、项圈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发出细碎的银铃声。

在雷山苗年的开幕式上,我们更是见识了争奇斗艳的苗族文化,深刻感受到这个民族的聪明智慧、勤劳朴实。上千名男女老少们组成了12个方阵亮相街头,把苗族的生活习俗、民族服装、歌舞、非遗等展示得淋漓尽致。我挤在人群中,淹没在他们五颜六色的服装和银饰里,沉醉在那芦笙中。

最壮观最富感染力的,是苗家人跳团结舞的时候,这也是我见过的最盛大的团结舞,分散开的人群,有序的聚集,以图腾柱子为圆心,围城一个圈,最里边是吹芦笙的男子,外圈则是苗家阿妹,她们在芦笙的召唤下,摆动双手,扭动腰肢,绕着图腾柱转圈,这个舞蹈代表苗家人团结一致的心。

如果你想感受最原汁原味的苗族文化,不妨到贵州雷山过一次苗年,打糍粑、做蜡染、吃长桌宴、喝高山流水、听苗山飞歌、跳铜鼓舞,做一回地地道道的苗家人。

上一篇: 原创为什么说“土豪”才在国内游,没钱的都...

下一篇: 越南“奇葩”的三轮车,人送外号“客先死”...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