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伴有高血压服药有什么原则

时间:2023-02-22 22:05:2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糖尿病、高血压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病人常伴有唱高血压,大大的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风、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及加快了疾病的进程。明显给病人的健康及疾病的预后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糖尿病或者高血压患者必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很多患者会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虽然服了降压药,但血压仍不稳定。不少患者在看到其他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稳定,就要求医生另外开药,此种做法会对病情带来极大的危险。其实,每一疾病每一患者服用药物都有一定的原则性,并非随便开药随便服药。那么,糖尿病伴有高血压服药有什么原则呢?
  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服药降压药有如下几个原则:
  一、单药治疗须适当
  轻度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可使用单种降压药,选择药物时不仅需考虑降压疗效好,而且须关注药物对血糖、血脂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在六类降压药物中,糖尿病患者降压应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这两类药物对Ⅰ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都有益处,甚至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小剂量服用,使血压适度下降或不下降,均有益于预防并发症、改善代谢异常、保护心肾功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二、宜选择联合用药
  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服用单种降压药不能奏效或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及时联合一种或多种降压药小剂量配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作为联合用药的基础,配合其他降压药物不仅能获得较好的疗效,而且还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糖尿病患者降压单独使用利尿剂(如双氢氯噻嗪),可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影响脂类代谢、引起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的丢失,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小剂量联合用药时,前者轻度的保钾作用,降低了利尿剂引起低钾的不良反应。
  三、宜选择长效制剂
  多数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宜选择一天服用一次的长效降压药,这不仅利于患者接受,而且其降压作用更持久、更平稳、更有利于保护心脑肾器官。例如短效的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可反射性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面红、心悸、头疼、恶心等不良反应,不适宜糖尿病患者使用;但其长效制剂(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控释片)不仅降压疗效好,而且对代谢几乎没有不良影响,还可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适宜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
  四、慎用部分降压药
  有些降压药不适于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使用。例如糖尿病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奈洛尔)反而可诱发血压升高,长期大剂量使用可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肝糖输出,影响糖代谢,所以需慎用。糖尿病患者确因血压高、心率快而必须使用时,可小剂量使用β1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避免使用β2受体阻滞剂。又如α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对糖尿病患者降压有益处,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提高葡萄糖耐量,轻度改善血脂,特别是对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可以松弛前列腺平滑肌,缓解排尿困难;但是由于其易发生首剂反应和耐药现象,所以仅适于短期使用。
  以上是关于糖尿病伴有高血压用药原则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若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疾病与健康方面的信息,或者想在疾病就医方面得到帮助,欢迎关注中华名医汇网(
)。

上一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分院

下一篇: 脊髓空洞症有哪些饮食疗法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