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阳,如何提高e抗原血清转换率

时间:2023-02-22 21:36:4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对于乙肝大三阳患者来说,只有e抗原的血清转换先发生了,即大三阳转小三阳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发生表面抗原的转换,即表面抗原的消失,甚至出现表面抗体阳转的更好状态。因此,e抗原血清转换非常重要。
 
既然e抗原血清转换如此重要,那么,
 
在什么情况下能够达到e抗原血清转换呢?这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比如,患者处于免疫活动期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能e抗原转换率就会比较高。如何判断一个患者是不是处于免疫活动期呢?第一,看HBVDNA复制水平,对于HBeAg阳性的患者来讲,HBVDNA的复制状态要达到105/mL,而HBeAg阴性者,要达到104/mL;第二,出现肝炎活动的表现,比如说转氨酶升高,按照指南的意见,超过正常值上限的两倍以上;第三,排除乙肝病毒以外的原因引起的转氨酶升高的情况,就可以大概确定患者处于肝炎的活动期,是一个比较好的治疗时期。
 
符合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能达到e抗原血清转换的,什么人群的e抗原血清转换率会更高呢?有几个相关因素:第一,跟治疗前 HBVDNA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高过10的7次方,e抗原血清转换率就会大打折扣。
 
,目前的研究认为,转氨酶越高,抗病毒 治疗的e抗原血清转换率就越高。但是,要提醒大家,用核苷类药物治疗,转氨酶无论多高都没有问题;但选择干扰素治疗的话,转氨酶太高就要注意风险,如高过 正常上限的10倍,这个时候用干扰素治疗,也许e抗原血清转换率很高,但有些人免疫活动太厉害,可能会出现肝炎、肝功能恶化,甚至肝衰竭的情况。另外,年 龄因素也很重要,年轻人的免疫功能比较强,这个时候治疗效果会比较好。
 
什么药物能让e抗原血清转换率更高一些?我们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状态来确定。比如说,病毒量比较高的 患者,如在10的7次方以上,就要选择一些强效、低耐药的药物,快速地把病毒压下来,减少将来耐药的出现;对于病毒量不是太高的,比如10的7次方以下, 转氨酶又比较高,这个时候药物的选择余地就很多,我们目前所用的抗病毒的药物,包括干扰素类和核苷类药物,都可以选择。
 
但要最终达到表面抗原的血清转换,或者e抗原的血清转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免疫清除的过程。因此,我们在选择药物的时候,更倾向于有免疫调节 作用的药物,比如说干扰素,而在核苷类药物里,比如说替比夫定,有证据认为,它在抗病毒因素以外,还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而且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对e抗 原阳性的患者(所谓的大三阳患者)来讲,替比夫定的e抗原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拉米夫定。
 
上述的都是用药的问题,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不是用药之后就万事大吉呢?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如何来提高e抗原血清转换率?这就涉及到随访。
 
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跟医生保持比较密切地沟通。比如说每三个月要监测一次病毒量,特别是在治疗24周的时候,要进行疗效评估。如果24周之 后,病毒量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比如病毒量还很高,或者没有达到目标水平,可能就要调整治疗,就是所谓的优化治疗的概念。提醒各位患者,决定一个治疗方 案仅仅只是开始,后续的治疗,还要密切地跟你的主管医生沟通,为了提高e抗原血清转换率,治疗方案可能还要调整。
 
希望以上专家观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乙肝治疗方面的专家观点,欢迎关注名医汇(
)专家观点栏目。我们将定期更新专家观点的内容。

上一篇: 大三阳怎样才能转为小三阳

下一篇: 转氨酶升高必需抗病毒治疗吗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