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化疗的正确认识

时间:2023-02-22 21:15:1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胃肠道肿瘤病人在手术后相当一部分病人都需要进行化学治疗,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病人对化疗充满恐惧,甚至拒绝化疗,实际上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化疗的不良反应已明显得到了改善,化疗痛苦亦明显减轻,得到有效控制。
 
 
现将胃肠道肿瘤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介绍如下,1:恶心,呕吐。化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便秘、腹泻、腹痛等不同的临床表现,2:骨髓抑制也属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又以白细胞减少最为常见,其次是血小板得减少,一般不会出现贫血。3:肝功能和肾功能损害表现,4:脱发是化疗发生率较低的不良反应,但往往都能再生。5:化疗的局部不良反应,如静脉炎和局部化疗药物渗透造成的局部组织坏死等。6:还有其他一些化疗反应,如心脏毒性、膀胱毒性、肺毒性等,但是对于为肠道肿瘤的术后辅助化疗来说发生几率较小。
 
 
恶心、呕吐反应很痛苦,有部分病人因为不能忍受恶心、呕吐反应甚至放弃了化疗,恶心、呕吐的原因主要是:1:化疗前对于化疗的恐惧或焦虑,所以化疗前的精神疏导也很重要,2:化疗药物对于胃肠道的直接刺激,3:药物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大脑呕吐中枢诱发恶心、呕吐。主要类型分为:1:急性呕吐,主要是发生在化疗24小时内的呕吐。2:延迟性呕吐,主要发生在化疗1周内呕吐。现在已经有了对呕吐非常有效的药物,如:激素、胃复安、众多的五羟色胺阻滞剂等。腹泻也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根据具体情况给预处理,如止泻,补液等,化疗病人应该避免进食凉的食物,少吃油腻食物,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食物。
 
 
一般来说化疗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患者主观症状不明显,一般常发生白细胞下降,对于下降明显的病人,除了给予升白药物外,还需要给予预防感染的措施,如隔离,抗感染等治疗,其次是血小板下降,可以给与升血小板药物,但由于对于血小板上升较慢,对于严重血小板下降可给予输注血小板,化疗很少造成贫血,贫血可给予输血治疗,普通剂量的化疗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肝脏代谢或者通过血液循环经过肝脏和肾脏的,因此肝损伤临床常见,肝损伤是急性过程,常见转氨酶增高或者血清胆红素增高,并且大剂量化疗药物会引起肝脏纤维化,所以化疗病人常规给予保肝药物,以减轻肝损伤,并在化疗前,化疗后检查肝功能,有时会引起肾功能损伤,注意患者的利尿等处理。
 
 
脱发在胃肠道肿瘤的化疗中较少出现,但这种脱发往往可逆,脱发后可以再生。
 
 
化疗的局部反应静脉炎和局部化疗药物渗透造成的局部组织坏死,深静脉置管可以有效的避免其发生,但是由于没有掌握深静脉置管技术或者对于化疗局部反应认识的不足,化疗局部反应还是时有发生,静脉炎实际上是化疗药物对于流经血管的刺激作用,表现为血管的红、肿、痛,可以用热敷进行治疗,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局部坏死是一个严重的化疗局部不良反应,一旦发生需要进行局部冷敷,局部进行麻醉药物封闭,药物外敷等,严重时可能还需进行局部清创,植皮等治疗。
 
 
另外化疗的不良反应还有心脏毒性,膀胱毒性等,已知心脏毒性较大药物是阿霉素,因此阿霉素用量有严格限制,已有很多阿霉素的改进药物,膀胱毒性常见药是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酰胺,但是对于为肠道肿瘤来说,这些药物已很少应用。
 
总之胃肠道肿瘤术后进行化学治疗,只要对于化疗不良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就可以有效的控制化疗不良反应,患者不必"谈化色变",胃癌、肠癌的术后常规化疗实际上并不可怕。
 
名医汇,患者点评医生医术、医德,引导患者快速找到当地顶级医生就诊。截止11月已助116万多慢性病患者找到合适的好医师就诊。

上一篇: 去大医院现场应该如何挂号?

下一篇: 胃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策略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