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病人的鉴别诊断办法

时间:2023-02-22 20:51:1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恶性疾病的到来是很容易伤及个人的身体,而这些病人们一定要学会好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一旦患上了胃癌其实是很严重的,病人们在发现它的出现更要选择较好的方法进行诊断和鉴别,那么,胃癌病人的鉴别诊断办法?
 
 
1、30岁以上患者,有胃痛或上腹部胀满史1年以上,近期疼痛加重,疼痛节律改变,上腹轻压痛者,应警惕胃癌的发生。
 
2、虽无胃病史,但出现原因不明的消瘦、黑便,伴有食欲不振、乏力、血红蛋白降低或多次出血兼见顽固性胃痛,多为胃癌的表现。
 
3、有胃痛史,且体检发现有肺、肝转移灶,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或经肠诊检查直肠前壁摸到肿块时,多可确诊。
 
4、胃酸低下,注射血组胺后胃液中仍无游离酸时,胃癌可能性大,若胃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已发现有癌细胞即可确诊。
 
5、大便隐血检查 在严格控制饮食(如受试者禁肉食3天)条件下,大便隐血持续阳性,有一定参考价值。
 
6、X线钡餐检查 胃中溃疡大于2.5cm,龛影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整齐,附近胃壁僵直,蠕动消失,溃疡周围粘膜皱襞粗乱或消失;或有突入胃腔内的充盈缺损,边缘不规则,粘膜破坏或中断,经多次观察其形态不变;或有弥漫永恒性环状狭窄,胃壁僵硬,无蠕动波,整个胃缩小等。以上可分别考虑为溃疡型、巨块型、弥漫性胃癌。
 
 
全国胃癌协作组参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倡导的TNM分期法。根据原发病灶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及有无远处转移等条件,于1978年初步制订了我国的胃癌TNM分期法。
 
T1:不管肿瘤大小,癌灶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的早期胃癌。T2:癌灶侵及肌层,病灶不超过一个分区的1/2。T3:肿瘤侵及浆膜,或虽未侵及浆膜,然病灶已超过一个分区的1/2,但未超过1个分区。T4:肿瘤已穿透浆膜,或大小已超过1个分区。
 
N0:无淋巴结转移。N1:为离癌灶最近,贴近于胃壁的第1站淋巴结有转移,包括贲门右、贲门左、胃小弯、胃大弯、幽门上、幽门下以及脾门淋巴结。N2:远离癌灶部位的第1站淋巴结有转移(如胃窦癌有贲门旁或脾门淋巴结转移或贲门癌有幽门上下淋巴结转移),或有胃左动脉旁、肝总动脉干、脾动脉干及十二指肠后第2站淋巴结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M1:发生远处转移。
 
低于这些诊断方法,病人们需要认真做好了解,同时更希望病人们能够积极的诊断和注意疾病的危害,清楚疾病后在及时的治疗。

上一篇: 胃癌的治疗方法

下一篇: 胃癌不同时期的表现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