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衰的药物

时间:2023-02-22 20:19: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心衰,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导致静脉回心血量不能充分排出心脏,造成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的灌注不足,从而引发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这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而慢性心衰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者失代偿。
 
近年,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神经、激素系统长时间过度增强是慢性心衰进行性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的程远植大夫来讲讲有哪些药物治疗心衰。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目前治疗慢性心衰最根本、最基础的药物,是目前能够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和延长心衰病人生存期的重要药物之一。不但治疗临床心衰有效,对无症状的心衰也有效。
 
使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至最大耐受量或靶剂量,而不按症状的改善与否来调整剂量。心脏病学会推荐的靶剂量是:卡托普利每次25~50mg一日三次,依那普利每次5~10mg一日二次,培哚普利4 mg 一日一次。ACE-I在增量的过程中如出现低血压,应首先将利尿剂减量或停用其它对心衰无价值的扩血管药物如硝酸盐制剂等。
 
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拮抗剂在治疗心衰方面与ACE-I疗效一样,副作用较少。对ACEI出现有副作用且不能耐受者,可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拮抗剂取代,常用药物:缬沙坦胶囊(代文)80mg Qd ;厄贝沙坦片(格平、安博维)75mg ~150mg Qd 。
 
 
近年来随着心衰进展机制深入研究,认识到长期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过度激活对心衰的进展是不利的。使用β受体阻滞剂应在心衰症状基本控制时才开始使用,根据病情约每项周增加一次剂量,在6~8周时达到需要的用量。在用药后2~3个月才会出现效应。如在使用过程中心衰症状加重,则暂缓增加或略减少剂量并加强利尿剂及ACE-I的用量。在使用时还要注意慢性心衰患者有否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证。
 
β受体阻滞剂没有治疗心衰的即刻效益,治疗心衰的效益是由于它能阻断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亢进对心肌的损害。
 
它在心衰治疗中具有其特殊的地位。醛固酮在心衰的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安体舒通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小剂量安体舒通与ACE-I以及袢利尿剂合用是安全的,一般不引起高钾血症。
 
适用于所有有症状的心衰患者。利尿剂应与ACE-I联合使用,联合应用治疗心衰有协同作用,且可减少副作用。
 
利尿剂的目的主要是控制心衰的水钠潴留,减轻心脏的前负荷,一旦水肿消退即可用最小有效维持剂量长期使用。保钾利尿剂纠正低钾血症的效果优于补充钾盐。
 
洋地黄是传统的正性肌力药,洋地黄类不产生耐药性,能改善症状,提出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治疗心衰并不需要大剂量地高辛。在使用ACEI、利尿剂和受体阻滞剂后仍有心衰症状可用地高辛,成人常规用量0.125mg Qd 。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疾病相关的知识,欢迎关注名医汇专家观点栏目。名医汇始终以“为患者解决看病难、治病贵的难题,力求让病人家庭轻松一点”为宗旨,希望对更多的患者朋友有所帮助,快速找到合适好医生。

上一篇: 慢性心衰的病人锻炼须注意什么

下一篇: 先天性心脏病有什么迹象可寻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