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均不衡的指标分配 北京户口

时间:2023-02-18 12:02:4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不均不衡”的指标分配

一边是大量指标被“浪费”,另一边是最需要人才的民企和私企却几乎没有指标

虽然小西具有申请进京指标的资格,但实际上,申请成功的可能性却很小。

原因是,进京指标的分配“不均不衡”。

小西说,学文史类专业的毕业生想进国企和高科技单位非常难。“这些单位文职类的岗位非常少,流动性极小,几乎不可能进去,进去了单位也未必解决户口,而这些单位又是握有指标最多的。”

5月7日,北京海淀区人社局在网站上公布了海淀区关于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引进接收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在指标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指标分配要着重参考招聘单位的纳税额、是否为创新型企业等要素。

更荒唐的是,“也有一些国企已面临倒闭或已经倒闭了,但仍登记在册,指标就被拿走公开叫卖了。”

还有部分指标落在了高科技单位。2001年,北京市出台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办法,其中规定对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科技单位的进京指标发布没有限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不同需求,向国家申请进京指标,也不收取任何费用,但一定要提前做计划报批。

“这是另一个混乱区,”北京海淀区人社局人士表示,“一些人才和企业之间实际上只是名义上的挂靠,没有事实上的工作关系,而户口、档案却在‘空转’。”

相较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则规范了很多。“这些单位有编制的限制,所以空出的岗位、人数都很好统计,再加上都是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所以结果比较透明,避免了‘暗箱’情况。”

由于指标集中在少数单位手里,那么选择人才的标准也由“少数单位”决定。上述人士介绍说:“国企和高科技单位一般都选择计算机、通信、工程、管理等理工类专业的人才,行政事业单位比较多样化一点,但普遍看来,文史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的人才落户是比较少的。”

小西所在的研究生毕业班中共有23人,其中18人为“非北京生源”,目前确定了工作单位的只有5人,“都是解决户口的。”小西感慨说,“悲喜交加啊!”

“喜”容易理解,解决了北京户口无疑是好事一桩,省去了不少后顾之忧。但为何又“悲”呢

“只有两个同学是考上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工作不错,待遇也过得去。”小西摇了摇头。

以2010年北京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9073元计算,这三位同学的收入均未过平均线。

“很多同学都为了落户北京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了喜欢的工作,也放弃了最珍贵的青春。”小西说,“如果还能选择,我一定要学理工类专业。”

”京海淀区人社局人士告诉记者,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里明确写道,“优先解决好符合首都发展需要的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落户需求”。

“那我们学文史类专业的就不符合首都发展需要,不是人才了吗”小西很困惑,“北京不是全国文化和政治中心吗不仅需要经济发展吧”

上一篇: 北京房山区各地派出所电话地址一览

下一篇: 厦门疫情今天哪些地方封了?厦门最新封闭小...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