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知名高中模拟考|名言组合类材料作文主题导写,附优秀例文

时间:2019-11-17 15:42:3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2019知名高中模拟考 | 名言组合类材料作文主题导写,附优秀例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①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盐铁论》)

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

③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

④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

对于以上言论,你有怎样的感想?请选择其中两句立意,体现彼此的某种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名言组合类材料作文题。材料由四句名言组成。首先,要理解名言内涵:

第①句。解读:出自汉代桓宽的著作《盐铁论》(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

“知”通“智”。聪明人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策略,有智慧的人会按照世事变化的情况而制定法则。注意“变”与“制”仍是倾向有为,比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相对比“与世浮沉”“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更积极。

此句强调了“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张与时俱进,审时度势,明智变通,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地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做出适当调整,反对因循守旧,讲究因时因世而为。

第②句。解读:出自《论语》: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日:“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意思是: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吗?”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也可以看到孔子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

此句强调一种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勇毅精神。

第③句。解读:摘自《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意思是:既然知道不可改变,那就顺其自然发展,甘心接受,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理解此句,应联系庄子的思想:摒弃“人为”,崇尚“自然”,顺从天道,“清静无为”。认为天道会有公正的结果,反对个人对事理的刻意改变,这样不仅违背了天意,而且使得自己徒生烦忧,自找苦吃。在今天看来,这种思想虽有些消极,但对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仍然有积极意义。

此句强调顺应自然与规律,乐天安命。

第④句。解读:摘自《孟子·离娄下》。意思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别的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绩。孟子此言深刻地揭示了“不为”和“有为”之间的辩证关系。人在做事之前,不可不假思索地遇事都做,必须有所比较、选择和取舍。这就需要确定一个原则,即凡有损、有害、无效、失当的事,坚决不去做。然后,凡有利、有益、有效的事,全力投入,尽心做好。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此句强调懂得取舍。

注意这里的“不为”是为了“有为”,是要有所选择地“为”,不同于老庄的“无为”。

题目有明确的写作任务:“选择其中两句立意,体现彼此的某种关系。”既要选“两句”,还要找“关系”,才符合要求。注意:直接引用了两句话,或直接引用其中一句,但暗含另外一句话,都属于“选择其中两句”。明显只写了一句话的,一般不超过42分。

不可孤立看某一句话,而片面地抓取某个关键词来立意。综合看整个作文材料,不难看出其关键词是“为”与“不为”,脱离这个关键点来写“变化”“变通”“时代”“创新”等,视为不符合题意。

两者的关系,可以是包含、并列、递进、条件、对立、互补、相辅相成、一分为二、辩证分析等。

出现两句话的位置,不做硬性要求,可开篇,可中间过渡。但题目要求“体现彼此的某种关系”,“某种关系”关涉文章观点,出现关键句宜早不宜迟。同时,考虑阅卷的实际情况,建议能直接引用,且能多次出现相关句的关键词,比语焉不详、隐晦暗含更有利。

参考立意

②与③。要奋发有为、敢为,万一做不成,则安之若命,乐天安命。或:儒家崇尚入世、有为,道家推崇清静无为,不乱为,不妄为,不失为两种处事准则。或:儒道互补,做好人生的加减法。或:年轻人要有为、敢为,不宜学老庄的无为。

②与④。既要执着勇为,还要有不为、有所为。也就是:执着地做事,做正确的事(既要敢为,还要会为) 或:学会取舍,“有所不为,有所为”,确立正确的目标,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执着不舍。也就是:方向要正确,做事要执着。

①与③。做事要因时随世,明智变通,在事有不济时又要乐天安命,坦然淡然。或:因时随世,是有为,智为;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不为,不乱为。都是智慧人生的体现。

①与②。首先要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一往无前,然后还要有“因时而变,随时而制”的灵活变通。或:既要懂得变通,巧为智为,也要敢为勇为,人生无往而不胜。

第①④。人生须有为,而“为”有两大诀窍:一是变通,一是取舍。

第③④。人生既要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智慧取舍,还要有事有不济安之若命的淡泊心态。

【主要问题】

1.不符合写作要求:没有“选择其中两句立意”,或选择了两句,但没有体现彼此关系,两句名言之间油水分离,或者关系牵强,勉强为之。

2.对材料理解有误:如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理解为“明知道是错误的事情还偏要去做”,把“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理解为“人不追求作为然后才能够有所作为”,把孟子的“不可为”等同于庄子的“无为”,把“因时而变”等同于“清静无为”。

3.举事例陈旧雷同:动辄拿乔布斯、海伦·凯勒、马云等名人说事;或沿用旧题,比如“自燃”“可燃”“不燃”(往届月考题),比如“脚踏实地,仰望星空”(2010年北京卷),踮起脚尖(2009年湖南卷),容易彼此撞车,或有套作之嫌。

【拟题示例】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

新火试新茶,有为趁年华

人生当如火又如水

虽千万人吾往矣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勇为与智为

奋发有为与因时而变

无问西,从心而为

做好人生的加减法

人生的儒与道

【开篇示例】

人生一世,总归是要交一份答卷。而“为”与“不为”,则是其中一道意蕴深远的命题。有人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有人认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孰是孰非,不可一概而论,或许活法不同,各有拥趸吧。

面对不可为之事,要么迎难而上,要么弃之而去。十八岁青年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当然首先还是要拼一拼,闯一闯。

有人评价孔子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人生苦短,世事茫茫。能成大事者,贵在目标与行为的选择。如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为碌碌无为的人。

所以,“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有舍才有得,有不为,方可有为。孟子的名言,可作为人生信条。

《人生不是命,是敢为》: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打比方说,少年之人如朝阳、如乳虎、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若是年纪轻轻,就学会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那可谓少年迟暮,焉有作为?

【考场佳作】

教师点评:本文能删繁就简,避难趋易,择取《论语》和《盐铁论》中两句相对好把握的名言,分别提炼出“敢为(需要勇气)”与“变通(需要智慧)”的核心观点,两者关系相对明确清晰,也有层次感,可归结到“有为”之下,引用李贺名句作标题,亦可做统领。卷面美观。

有几处可斟酌。一是将“不可为”之事定位为“其事不正”和“其力不足”,用语精简,未尝不可,但前者以重庆坠江事件中女乘客与通敌叛国的汉奸为例,则用语过重。如用偏才怪才不走“正路”而走个性之路,则更恰如其分。二是用羽生结弦一例(更多是处变不惊)来证明“变通”,不是那么契合。评53分。

【素材积累

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生命在于付出。我的心里怀有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我追求光明,追求人间的爱,追求我理想中的英雄。结果我依旧得到痛苦。但是我并不后悔,我还要以更大的勇气走我的路。——巴金

高尔基的小说《丹柯》:丹柯高举着自己熊熊燃烧的丹心,带领他的族人走出阴暗、湿冷的森林。他就是一个自燃性的人!当所有人对黑暗恐惧时,当所有人埋怨时,他挺身而出,以自燃的方式让每个人感到了光明,最终拥抱光明。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巴西著名作家保罗·柯艾略的经典寓言式小说。小说运用富含哲理和诗意的语言讲述了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追寻宝藏的奇幻冒险故事,极具启发性和励志意义。

大学毕业后放弃其他机会,选择在颐和园当个小小讲解员的“80后”姑娘韩笑,以“想给游客一碗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要求自己,把讲解工作做到极致,成了颐和园里的“金话筒”;年轻的“快递小哥”田追子,热衷钻研,发明的快递“神器”节省超七成人工,使水果寄递出港时效提升1小时……

林语堂称苏东坡为“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苏轼无论到哪里,无论境遇如何,都能乐观面对,随遇而安。一贬再贬至海南,将老之时才从海南渡海回中原,在渡海之际,回首这一路的贬谪生涯,吟出了两句人生感悟:“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真是一种大胸怀、大乐观。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是权衡得失后做出的明智决定,是理性与智慧的行为。刘邦称帝后,对群臣论功行封,张良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克服谋求功利的想法,理智的辞封归隐。因此,“汉初三杰”中唯独张良全身而退,得以善终。

谭嗣同、顾准、遇罗克、张志新等事例,可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素材。

反面

佛系青年:网络流行词,含义是指那些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与"佛系青年"相关的词还有"佛系"、"佛系男子"、"佛系追星"、"佛系生活"等一系列的词语。

丧文化:指一些9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的活着,他们丧失心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只能像行尸走肉一样麻木地生存下去。

废柴:类似废材、脓包、草包。起源于粤语,随着《废柴兄弟》播出,废柴被衍生为坚持梦想的有(mei)为(qian)青(de)年(ren),其中在剧中的一对废柴许之一和张晓蛟被称为"柴帝"。"废柴"是一种社会现象,表面上看着很废,其实很有才,总有被燃烧的一天。废柴是一个自嘲式的正能量词语,多用于网友的自嘲,预示具有强大潜力。

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又称迷失的一代,是美国文学评论家格特鲁德·斯坦因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的总称。他们共同表现出的是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失望和不满。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这一代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再适合战后的世界,可是他们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他们认为,只有现实才是真理,可现实是残酷的。于是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和感官行事,竭力反叛以前的理想和价值观,用叛逆思想和行为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

类题链接

(2017年全国卷2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①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积极进取;②思家念亲、乡思乡愁、故国家园、家国情怀;③自信、自我坚持、特立独行、提升内在修养;④视野、格局、胸襟,拓宽眼界,提升境界,天下为公、心怀天下;⑤正视问题、面对现实、不避困难、敢于实践、敢作敢为、负责任有担当;⑥立足当下、坚定自信、责任意识、勇于进取。

组合立意:①⑤:自强奋发、敢作敢为;③④⑤: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①③④⑤: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②⑤:家国情怀、社会现实;③⑤⑥:坚持自我(自信)与承担社会责任;④⑤胸襟博大,兼济天下。

满分作文:《成为“我”》《做人要有格局》《所谓“故乡”》《道是花中第一流》《眼界无穷世界宽》《江山如此多娇,与尔一竞风流》

小尾

编辑丨作文君

来源丨湘语文

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考作文

上一篇: 原创厨神小当家第6集:黑暗料理厨具登场,...

下一篇: 幽默很搞笑的对话问答,爆笑!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