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西部提升快,城市规模拉动作用减弱

时间:2019-11-04 18:46:3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最新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西部提升快,城市规模拉动作用减弱

11月3日,“2019中国绿色发展论坛——企业、城市和美丽中国”在京举办,会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主任关成华发布了《2019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绿色竞争力持续发展,此外,城市规模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门槛效应明显,超大、特大、大城市的绿色竞争力水平有所下降。

关成华表示,城市绿色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创造物质和生态财富,增进社会福利,进而获取竞争优势的系统合力。

《报告》采用极差法,在经济基础与科技进步、自然资产与环境压力、资源与环境效率、政策响应与社会福利四大子系统下设置了共8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包括经济基础、资源储量、环境治理、生活质量等,对中国290个城市的绿色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评估。

《报告》指出,根据2016年的城市发展相关数据,课题组测算出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平均值为0.2434,其中,有125个城市的绿色竞争力指数高于平均水平,165个城市的绿色竞争力指数低于平均水平,排名前三的城市为北京、深圳、三亚。

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前100

区域空间差异开始缩小,西部城市持续发展

不同地理区域城市绿色竞争力差异分析

据《报告》,按照区域划分,东部地区的城市遥遥领先达到0.2676,西部稍强,中部和东北地区的水平相当,分别是0.2403,0.2283,0.2235,关成华在论坛现场表示,东部、西部城市绿色竞争力都要好于中部和东北,与去年的指数相比,“绿色竞争力的空间差异开始缩小,东部、西部、中部、东北的排名顺序还是一样的,但是差距在缩小。”

2018年的《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表明,东部地区城市的绿色竞争力平均水平达到0.2701,与西部地区的0.2373相比,差值为0.0328;而根据2019年的《报告》,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城市绿色竞争力差值为0.0273,与2018年相比,差值有所下降。

中国城市自然资产与环境压力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的城市

西部地区的城市绿色竞争力发展与其“自然资产与环境压力”指标的全国领先有关,据《报告》,西部地区参评的88个城市中,有8个城市位居该指标所有参评城市的前10位,占西部参评城市的9.09%,西部地区有一半的城市自然资产与环境压力指数值位居全国上游。

关成华表示,虽然西部地区城市绿色竞争力水平有所提高,但绿色技术水平成为制约绿色竞争力提升的一个短板。从“经济基础与科技进步”指标来看,西部地区参评的88个城市中仅有呼和浩特、西安、兰州3个城市进入该指标所有参评城市的前10位,西部地区大多数城市该指标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

城市规模对于提升绿色竞争力作用减弱

《报告》指出,城市规模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门槛效应明显,城市绿色竞争力的提升可能不再是“越大越快”。

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超大、特大、大城市的平均城市绿色竞争力水平分别为0.3556、0.3102、0.2518;而今年发布的《报告》中,超大、特大、大城市的平均城市绿色竞争力水平均有所下降,分别为0.3217、0.2969、0.2471。

不同规模城市绿色竞争力差异分析

尽管从宏观趋势上来看,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绿色竞争力水平比较高,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竞争力指数大部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其对于城市绿色竞争力的作用可能会递减。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发现,根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2015年特大城市与大城市的平均城市绿色竞争力水平差值为0.0584;而根据今年发布的《报告》数据,2016年特大城市与大城市的平均城市绿色竞争力水平差值变为0.0498,这表示,2016年特大城市与大城市之间绿色竞争力的差异相较于2015年开始缩小。

《报告》解读称,当城市发展处于中等城市或小城市阶段时,人口规模对于提升城市绿色竞争力有较为明显的正向带动作用,要想提升城市绿色竞争力水平,需要实现对城市规模“门槛值”的跨越,因此推动大城市发展具有现实合理性。

但与此同时,当城市规模过于庞大之后,城市规模对绿色竞争力的作用出现减弱趋势,关成华表示,这表明在城市竞争力的发展过程中不可一味“求大”,城市绿色竞争力的发展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通过政策支持助力城市绿色竞争力提升。

上一篇: 搭载骁龙710,realme6真机图曝光

下一篇: 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与安普瑞斯公司建立战略合...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