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原创,还有未来吗?

时间:2019-11-17 14:04: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中国的原创,还有未来吗?

——沉痛悼念沈文蛟老师

文/鲸鱼哥

是谁,在扼杀中国的原创?是山寨和抄袭,更是该行为背后所映射出的,人们对于原创冷漠淡薄的心态和毫无敬畏的意识。

就在前些天,一位设计师友人突然转发了条题为《讣告》的文章给我。起初,还以为是个无下限的标题党营销噱头,仔细一看,方才震惊不已。原来,文章讲的是PIY创始人沈文蛟先生,因熬夜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辞世。

这个令人倍感惋惜与痛心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朋友圈。

同样作为一名设计师,对于沈文蛟先生的突然离世,我自然是感到极其悲伤的。悲伤的点,不止在于沈文蛟先生是我多年来追随的一个"追梦"榜样,更在于其一生致力于广告和设计行业中,一直为同为原创者的我们奋笔疾呼。

PIY创始人沈文蛟与NUDE衣帽架

这位前奥美广告资深创意总监,在创立PIY伊始,即确立了用"玩具"的思维结合到设计与生产家具的方向。多年来,沈文蛟先生所主导的产品设计连续两年获得三项德国红点至尊奖、红点奖,台湾金点奖、中国CDA至尊奖等相关荣誉。凭借着热情、执着、严谨与专业的设计水平与理念,其更成为了海峡两岸创客中心的创意导师以及TEDX的演讲者。

事实上,之所以"结识"乃至向往与追溯沈文蛟先生,全然是因为他在2017年执笔写了一篇名为《原创已死》的文章。

沈文蛟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写道,"今日中国,山寨凶猛,平台失察,我们唯有发出更大的声音才能为千千万万个原创路上的兄弟换来更多尊重,争取更大生存空间,留下更多火苗"。

文章虽然深恶痛绝地控诉和痛斥国内的山寨与抄袭者对于其作品的打压与绞杀,但其更在某种程度上真实地反应了当下国内原创生态的残酷现状。看到此文时,同为设计师出身的我,当然心有戚戚焉。

原因是,我们深知每一件优秀的原创作品,背后都流淌着无尽的心血、精力与心思。每一位优秀的设计师背后,更都藏着一段令人难以忘却的成长经历——从无穷尽的反复练习和苦练,再到初入职场后的反复敲打和锤炼,在经历了连续学习、实战迭代与蜕化进步后,更需在多重角色、需求与利益中寻求最为理想的作品平衡……

可以说,设计师们光鲜亮丽的职业与作品背后,往往藏着呕心沥血与刻苦煎熬。

令人感到震怒与无奈的是,即便如此辛苦地创作与付出,设计师们所锤炼而出的作品,依然有可能被人轻易地"复制粘贴"而走。

这一篇泣血的《原创已死》,确实引发了无数人对于设计师以及原创的关注。直至今日,这样的关注与讨论,才又被沈文蛟先生的骤然离世而再次点燃了。想到这儿,我不由得感到更为痛心了。

"难道关注原创与尊重原创,不应该是深入人心的东西吗?非得等沈文蛟先生奋笔疾呼,甚至以生命的结束才能叩开人们的关注与尊重吗?"设计师友人愤慨地说。

可惜,如此泣血的呼吁,依然无法有效阻止山寨与抄袭。

仅从2015年阿里巴巴品控部门公开的一项山寨品牌处理数据,即可窥见国内的山寨与抄袭现状。借助阿里内部所推出的"大数据+大众评审"机制,其已识别并处理了平台上近200个涉嫌山寨的品牌。

就此数量而言,我们当然都极为清楚:这显然仅仅只是山寨与抄袭生态的冰山一角。"手机、食品、玩具、酒水、化妆品、鞋服……"在国内,只要你所能够想到的领域(特别是零售与快消品行业),山寨品牌几乎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境地。

抄袭与山寨之盛,就连近些年炙手可热的网红IP——B.Duck小黄鸭都难逃其魔爪。这些个山寨与抄袭者,无外乎企图以相近的名称、类似的造型以及雷同的商品等手段,来达到混淆消费者视听的目的,进而牟取非法收益。

身为一名设计师以及B.Duck小黄鸭的资深铁杆粉,我当然对于此类行为深恶痛绝。更加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另一位在B.Duck小黄鸭工作的设计师友人向我爆料,他们公司原来的一名高管,在其就职期间竟将该公司还在开发中的形象进行商标抢注。其离职后,做了个与B.Duck小黄鸭近乎一模一样的品牌出来。

B.Duck小黄鸭(左)与walnutduck核桃小鸭(右)

在形象与创作风格上几无二致

"他离职后就用那个商标(原B.Duck开发中的形象),如法炮制地做了一个高度雷同于B.Duck小黄鸭的相关品牌——walnutduck(中文名为:核桃小鸭),他们在风格、活动以及产品等要素上都是在模仿,因为他离职的时候直接把原团队打包带走了,完全就是复制B.Duck品牌和电商的营运模式"友人爆料称。

该公司前高管参加长沙的walnut duck核桃小鸭展览活动

"这样的例子,在国内的设计圈实在太普遍了。就如同沈文蛟老师一样,原创者们创造乃至创作一个或一系列作品时,往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精力以及财力,可抄袭者们却只要一个复制与粘贴的动作,便能轻易'移花接木'般地将其进行'剽窃和改造',最终让消费者无法也无从感知到底哪个才是正版"友人愤愤地说。

写到这儿,我竟不自觉地打上一阵冷战:难道中国的原创与创造力,就要如此被那些毫无底线以及敬畏之心的抄袭者与山寨者给扼杀在摇篮里吗?那些依然猥琐发育着的"C2C"(COPY TO CHINA,亦称为"抄袭与山寨")到底何时才能休?

在此,本人将借此文章强烈呼吁:请广大的消费者以及创作者们,勇敢并踊跃地为中国的原创者接力发声!

上一篇: 荐读|这五条人生捷径不能走

下一篇: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开港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