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杜月笙临死之前,叫来管家当面做了件事,轰动一时却无人知其动机

时间:2019-11-07 19:00:1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杜月笙临死之前,叫来管家当面做了件事,轰动一时却无人知其动机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民国时期上海是远东地区最为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上海滩号称“十里洋场”,而这灯红酒绿、人声鼎沸的背后,是各派势力为争夺利益而暗地角逐厮杀。那时沪上风云跌宕,奇人辈出,最终脱颖而出的是有着“三百年帮派第一人”之称的青帮传奇大佬——杜月笙。

▲杜月笙旧照

说起来,杜月笙之所以会加入青帮,也是因为其出身贫困,四岁时就成了孤儿,由继母和舅父抚养长大。在此期间,由于贫寒,杜月笙并未读书接受教育,十四岁时就跑到水果店当学徒,后被开除。为了生存,杜月笙只能选择加入青帮,拜陈世昌为“老头子”。经陈世昌介绍,杜月笙进入时为上海青帮龙头的黄金荣麾下,在其公馆之中干活。得到黄金荣的信任后,杜月笙的帮派之路越走越顺,最终成为了显赫一时的“上海皇帝”。

▲今人仿建的民国上海滩建筑(摄影)

杜月笙早年未发迹时,只是青帮的一名小马仔,主要接触烟土贸易。陈世昌那时领导的青帮“八股党”,负责的就是整个上海地区的烟土行业。杜月笙就是因为胆大心细,才得到陈世昌和黄金荣的赏识,从而步入青帮高层。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杜月笙与张啸林一同开设三鑫公司,垄断沪上所有烟土交易。据传该公司开张第一年的营业额就达到了6000万,要知道,当时国民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在三亿左右,一家私人公司的年收入竟能达到国家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可见把控烟土贸易的杜月笙是多么有钱。

▲黄金荣剧照

杜月笙能够攫取巨额资本的背后,是他借助青帮势力进行垄断。任何想在上海开办烟馆的人,都必须到杜月笙的三鑫公司报到登记,得到批准后才可以开张,每天都要上报店里的营业额,以便三鑫公司抽取提成,而烟馆日常经营所需的烟土也必须从该公司购入。若是有人不按照杜月笙的规矩办事,可能第二天亲友就要到黄浦江捞人。杜月笙势力强大之后,不肯再屈居人下,开始单干并寻求新的赚钱渠道。常言“赌毒不分家”,除烟土之外,还能牟取暴利的自然就是赌场。当时,杜月笙为拿到租界里最适合开赌场的那块地,花了将近5000万才从三合会手中购入。当然这是强买的,杜月笙雇人暗害了三合会在沪负责人,才迫使三合会让出赌场。

▲杜月笙公馆内景

赚足了钱后,杜月笙开始有意识地漂白自己,在教育、娱乐、慈善等行业投入大量金钱,并积极与国民政府高层人士交往,这些措施令其获得了“杜半边”的外号。杜月笙在沪势力有多么强大,从其所拥有的汽车就可看出——当时的上海滩,汽车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全上海也不过1400余辆,杜月笙公馆就停着九辆,其中一辆的车号更是极为难得的7777,因杜月笙笃信“七上八下”的说法,沪上高官为讨好杜月笙特意赠送,而杜月笙的九辆汽车,也都是求他的人主动相赠。

▲杜月笙剧照

更重要的是,杜月笙虽出身贫苦,但舍命博得富贵后并不惜财,为人非常大方也特别会做人,与上海滩各方势力都能相处融洽。无论是张学良、章士钊,还是卢永祥、何丰林,只要上门拜访,杜月笙就会拿出财物,客人有什么要求也都尽力满足,事后压根不提回报二字。杜月笙如此慷慨洒脱的君子作风,令其得到了各方势力的欣赏,这也帮助他巩固了在青帮的地位。除此之外,杜月笙对于贫困百姓也很有善心。凡是落难前来杜家求助的,管家询问清楚后就会发放一张救助卡,拿着救济卡去指定钱庄就可领取救急资金,到协仁祥衣店还可以领取棉衣棉被过冬。当时的上海百姓对于杜月笙是又敬又怕,认为其是集善恶一身的“怒目金刚”。

▲民国时期金条

解放前夕,杜月笙前往香港定居。晚年卧榻在床之时,杜月笙又做出一件让世人无比惊愕的事,他叫来管家,当着自己的面将欠债者所打的欠条全部烧毁,光是王新衡一人就免去了500根金条的欠款。能将如此巨额财富付之一炬,可见杜月笙是多么洒脱。令世人更难想象的是,富贵半生的杜月笙死后名下竟只有十万元遗产,其余早已悉数捐献。对于杜月笙这一做法的动机,世人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杜月笙看透了人生极恶,享受过天大富贵的他临死前,想要轻松来轻松去;也有人认为杜月笙是在花钱交好那些欠债者,为子孙买平安。不过无论如何,这些都只是猜测,至于真实情况到底如何,永远也无人得知。

参考资料:

《杜月笙传》

上一篇: 将民宿纳入治安“特种行业”管理,无锡核发...

下一篇: 原创海贼王95卷情报:尾田展示新封面,路...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