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鼻咽癌MRI咽旁亚间隙受累的预后价值

时间:2021-11-09 13:02:5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鼻咽癌(NPC)是一种具有地方性分布特性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尤为明显。咽旁间隙受累(PPSI)已被证明是死亡、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高风险预测因素。以往的研究探讨了PPSI的亚分类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其依据是将咽旁空间划分为两个区间,如咽前间隙和咽后间隙、颈动脉鞘(CS)和CS以外的区域、咽旁部和口咽旁部。根据TVS筋膜和颈动脉鞘,咽旁间隙被分为三个子空间:前肌腱亚间隙、CS和CS外的区域,我们定义为后肌腱间隙。

现阶段,在目前第八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国际癌症控制联盟(AJCC/UICC)的分期系统中,T2和T3 NPC患者的数量并不平衡,而且生存曲线存在重叠。根据新公布的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T3患者与T2患者的区分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过去的大部分研究中,咽旁间隙的亚分类大多根据CT将划分。而MRI的软组织分辨率更高,在提供更好的组织对比度方面优于CT,是精确描绘咽旁间隙肿瘤侵袭的最佳方法。

近日,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通过在MRI上进行咽旁区亚间隙的划分来评估PPSI的预后,并研究了其在目前AJCC/UICC NPC患者分期系统中的价值,为NPC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对两个中心的1224名鼻咽癌患者的MRI进行了回顾性地评估以明确PPSI,并将其分为四种侵袭模式:模式A(仅茎突后间隙)、模式B(茎突后间隙、CS延伸)、模式C(茎突后间隙、茎突前间隙延伸)和模式D(所有间隙)。采用了Kaplan-Meier分析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 

63.4%的病例被诊断为PPSI,模式A、B、C和D分别占14.3%、3.8%、25.3%和18.6%的病例。模式B和模式C之间没有观察到预后的异质性(P>0.05)。因此,PPSI的程度基于受累的亚空间数量:0级(无)、1级(1)、2级(2)和3级(3),并可独立预测总生存期(OS)(P < 0.001)。0/1级PPSI(轻微-T3)的T3患者在OS、无局部区域生存(LRFS)和无进展生存(PFS)方面比2/3级PPSI(严重-T3)的患者有更好的预后(所有P<0.001),其危险比分别比T1高、T2患者低。将T2和轻微T3组合并为拟议的T2,在T2和T3之间的OS、LRFS和PFS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所有P < 0.05)。 

图 咽旁标志和不同的侵袭模式。 a 标志包括腭提肌(短细箭头)、腭张肌(长细箭头)、茎突(短粗箭头)和颈动脉间隙(长粗箭头)。 b 咽旁区三个亚空间,包括茎突后间隙(黄色)、茎突前间隙(橙色)、颈动脉间隙(紫色); 左侧咽旁区域的箭头指的是肿瘤扩散的方向。 鼻咽周围的其他间隙包括咀嚼间隙(蓝色)和腮腺间隙(绿色)。 c 模式 A——涉及一个子间隙,肿瘤侵入茎突后间隙。 d 模式 B——涉及两个子间隙,肿瘤侵入茎突后间隙和颈动脉间隙。 e 模式 C——涉及两个子间隙,肿瘤侵入茎突后间隙和茎突前间隙。 f 模式 D——涉及三个子间隙,肿瘤侵入茎突前、茎突间隙和颈动脉间隙。

本研究表明,咽旁间隙进展病例的死亡风险随着咽旁亚间隙受累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肿瘤在侧向进展中同时具有向前侵犯的倾向。此外,将有颅底侵犯的0/1级PPSI从T3分类到T2,为T2和T3期患者的准确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原文出处:

Wenjie Huang,Tingting Quan,Qin Zhao.MRI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rapharyngeal subspace involvement has prognostic value and influences T-staging in the IMRT era.DOI:10.1007/s00330-021-08113-3

上一篇: European Radiology:C...

下一篇: Radiology:低阑尾炎风险患者可以...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