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之后再无诸侯,为什么除了明朝,后世都不实行分封制了

时间:2020-01-27 07:09:3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汉朝之后再无诸侯,为什么除了明朝,后世都不实行分封制了

谈到分封制,人们很可能会这么认为,即:分封制是一个落后的制度,是内乱的根源,王朝只要实施了分封制,必然会引发灾祸。

在中国历史上,实行分封制的朝代主要有四个,但无一例外,最后都证明了分封制的危害。周天子建立诸侯国,结果出现了春秋战国;汉代分封诸侯国,导致了七王的混乱;西晋实行分封制,导致八王的混乱以及五胡乱华;朱元璋分封,结果爆发靖难之役。

可以说,从历史教训的角度来看,分封制确实存在很多问题。那么,分封制真的没用吗?事实上,虽然分封制是内乱的源头,却都在国内取得了巨大成就,奠定了现在中国的领土。

鲜为人知的是,不同国家王朝的分封制实际上是不同的,这三点不同值得关注。

(1)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周朝时期,生产力低,而且周朝的发源地位于西方,控制整个国家非常困难,所以才分封,需要通过控制诸侯国来控制广大的领土。显然,在汉代、西晋、明朝等时期,就当时的疆域而言,不需要分封。

(2)分封的目的是不同的。周朝的目的是“抚有蛮夷,以属诸夏”,许多分封的地方都不是周朝的,这是为了鼓励大家开拓自己的领土,调动诸侯王的热情,最典型的一个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国。相反,随后的分封都是在“熟地”上。

(3)要分封的对象也不同。周朝不仅分封家人和亲戚,还有功勋干部(如姜子牙被分为齐国),前王朝的遗老(宋国是殷尚王室的后裔)等等。然而,刘邦首先封了一些不同的姓氏,但后来他有了私心,全都换成了刘家子孙,后世几乎都是这样。

一般来说,周朝这一制度的目的是“抚有蛮夷、以属诸夏”,实际上可能没有“抚”那么高尚,但它确实在中国有很大的优点,至少在开放领土方面如此。周朝的分封制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领土,但现在却鲜为人知。因此,当涉及到分封制时,请不要说它就是不好的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事实上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也不是不可以实行分封制。想象一下,如果周朝的分封制得到实施,把亲属或有功的人(他们应该对这种分封感到非常满意,就不会在国内制造麻烦)分封到海外或番邦去,其实就是不同的殖民,也许现在的中国地图将会更巨大!

上一篇: 全场被动尤文输球萨里应背锅唯一收获C罗八...

下一篇: 皇马最忠诚之人复活!头球引爆银河战舰倒车...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