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生意外伤害,如何处理才能做到最小伤害?

时间:2020-01-20 18:23:0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一旦发生意外伤害,如何处理才能做到最小伤害?

急诊科每天都会接诊不少

因为意外伤害来院的孩子

比如车祸伤、消化道异物、

气管异物、误服、烫伤等等

在过年期间该如何避免

孩子发生意外伤害呢

一旦发生意外伤害

如何处理才能做到最小伤害呢

各位宝爸宝妈,这里列举三个常见的意外伤害,请您务必要记住遇到问题的正确处理方法。

气管异物

在生活中,气管异物常发生于5岁以下(尤其是1-3岁)的儿童,这是因为儿童的咀嚼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不能将花生米、瓜子等食物咬碎,在吞咽的时候容易将异物误咽到气管或支气管中。另外,在儿童玩耍、游戏和哭闹时,嘴中的小石子、铁钉、笔帽和瓜子等也会被呛到气管中,将儿童的气管堵塞。但是有一些家长并不了解这些,为了哄哭闹的儿童,常会把糖块等食物喂给儿童,这样极易造成食物被大声哭闹的气流带到气管内,堵塞窒息,危及患儿生命。异物进入气管后,除了会堵塞气道外,也可能划伤气道,使气管与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如果异物长时间堵塞气管,还可引起肺气肿、肺不张、肺炎,甚至肺脓肿。如果异物较大将气管完全堵塞,病儿常会表现如下症状:憋气、呼吸困难、缺氧、窒息症状。

发生上述症状,家长们不要盲目着急,及时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将孩子气管内异物排出,及时拨打120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急救,以免延误诊治时机。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海姆立克急救法: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是美国的海姆立克医生于1974年发明的,它是一种运用于气道异物阻塞的快速急救手法。利用拳头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道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道的食物硬块等异物推出,解除窒息,使人获救。因此,国内又将“海姆立克”急救法叫作“腹部冲击法”。

1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

首先,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前脚置于患者双脚间成弓步状,用手将患者背部轻轻向前推,使患者处于前倾位,头部略低,嘴要张开,有利于气道异物被排出。

其次,施救者将一只手握拳,以大拇指与示指侧对准患者肚脐上约两横指的腹部,注意不要接近胸骨最下面的骨骼处。另一手置于握拳手的小指侧并握紧,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后上方(患者的枕部)压迫其腹部1~5下,反复有节奏地进行,以形成气流把异物冲出。

最后,如果自己是受害者,孤立无援,自救手法如下:一手握拳,另一手抱拳,双手快速冲击性地、向后上方压挤自己的腹部,反复有节奏地进行。或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挤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2

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法:

如果是儿童(1岁~8岁)发生气道异物阻塞,其实施“海姆立克”法的要领与成年人相同,如果儿童身材小,成人施救时需要坐、跪在儿童身后。

3

婴儿气道异物阻塞急救法:

是1岁以下之婴儿发生气道异物阻塞,则不可做“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免伤及腹腔内器官,应改为拍背压胸法。

(1)拍背法:先让婴儿趴在大人前臂,并倚靠在操作者的大腿上,头部放低,低于胸部,在其背部两肩胛骨间拍背1~5次。

(2)压胸法:拍背法无效时再将婴儿翻过来,脸朝上,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1~5次。重复拍背和压胸动作直到气道异物吐出。切忌将婴儿双脚抓起倒吊拍打背部,这样做会增加婴儿颈椎受伤的危险。

消化道异物

小儿消化道异物多见于偶然误吞异物或者吃了不能消化的食物导致。幼儿、儿童特别喜欢把玩具和身边的各种东西放入嘴里,很容易导致异物吞入消化道内,所以小儿消化道异物的发生率比成人多见。一般吞入的消化道异物可以通过食管进入胃,通过消化道24~48小时内排出体外,如果吞入的异物停滞不能排出消化道,可以导致部分性或完全性肠梗阻可能;如果是比较尖锐的异物(如枣核、缝衣针等)可以引起消化道的出血、穿孔,甚至危及生命。

当孩子吞入异物后,应尽早去医院就诊,根据医生检查情况给予观察或相应治疗。

误食

小朋友对每一种食物和新鲜的东西十分的好奇,会用眼睛,嘴巴和手去感知他。最常见的就是小朋友把所能抓到的东西都往嘴里塞,比如药物。当我们发现孩子可能误服了各种有风险的东西之后,我们怎么去处理呢?

发现孩子误食后,家长们要冷静下来,不要惊慌,更不要打骂孩子,因为孩子哭闹,不仅拖延救护时间,还可能引起误吸等意外情况,一定要耐心安慰仔细询问,以便积极对症处理。将孩子可能吞服的物质带给医生,如果是药物,请一并携带说明书,帮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相应的解毒的办法。

注意事项

1、过节期间加!强!看!护!

2、婴幼儿进食时,应避免哭闹、嬉笑,看护人不要惊吓或打骂孩子,防止食物吸入气道。

3、告知儿童避免把塑料笔帽、小块玩具等小物件放入口和鼻中玩耍,以免误吸入气道。

4、危险物品、有毒物品提前存放到安全位置,以免孩子受到伤害。

5、当孩子发生意外时,家长千万勿惊慌,及时选择正确的急救法采取急救措施,同时拨打120尽快送往医院急救,以免延误诊治时机。

● 文字:张源怡

● 图片:苏宇飞

● 排版:党委办公室

上一篇: 天士力:参股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下一篇: 原创幽默笑话:一次结婚,新娘放一个屁,场...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