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点丨2019年,你不可错过的十篇文章

时间:2020-01-12 22:37:5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必点丨2019年,你不可错过的十篇文章

2019年,爱丁堡前沿剧展发布了232篇文章,总用户数翻倍。

小爱在这200多篇文章中为大家精选了10篇你 不能错过、就算看过也要再看一遍的干货好料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2020年演出季即将起航,请继续关注我们~

01/2019.1.23

2019 | 用爱发电,做自己的锦鲤!

水晶老师在年初,回顾了2018年一整年她个人和团队所走过的路,并说:“真的,在这样一个丧的时代,你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你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东西也真正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就算是亏了一点钱,受了一些苦,又怎样呢?这一年,亏钱的、受苦的人那么多,不止你一个,但你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呀。”

2019年,我们依然在做这件事,因此和大家在剧场相遇。2020年,爱丁堡前沿剧展也会继续为大家带来好戏!

02/2019.4.4

2018英国戏剧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第一名居然是他!

The Stage 是英国戏剧和表演艺术界极老牌且有号召力的周刊,每年都会做“The Stage 100”的评选,总结当年对英国戏剧最有影响力的 100 个人。

而2018年拔得头筹的,不是演员,不是导演,不是编剧,而居然是一名建筑师!他就是参与英国众多剧院改造与修复的设计师,Steve Tompkins……

这个人,和爱丁堡前沿剧展的戏,有什么联系呢?

03/2019.7.11

忽然,有人在公车上跳舞

上海的869路公交车,日常往返于南浦大桥和真金路。

就在一个夏日的上午,其中一辆公交车上出现了一群欢乐的不速之客……

《回到车上》是2019年表演艺术新天地新亮相的环境舞蹈剧场。一辆公交车缓缓驶来,停住,各位观众排好队依次上车,坐好。从公交车发车的那一刻起,这部剧就开始了。《回到车上》曾在2016年爱丁堡艺穗节被评为“十佳舞蹈演出”,在2017年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艺术节的演出也是一票难求。

原创视频品牌 “收了”不仅全程跟拍这部作品,还在这篇图文中用大量精彩动图,为没有机会看到这部剧的观众弥补遗憾。

04/2019.9.6

开学第一周丨敢讲真话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9月初,在2019年下半年演出季开始前,北京有一场戏剧届的“真心话大冒险”!超刺激~

新京报从没拿过红包的前编辑、“锵锵三人行”嘉宾潘采夫;

永远说真话、只推荐自己喜欢的好戏好电影、一不小心就得罪人的文艺评论人张敞;

从金融界跨到戏剧界,不断把全球最新好戏带到中国的策展人水晶;

闯荡戏剧界20年、见证中国当代戏剧史的制作人袁鸿;

这四位老师聚在一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北京人艺的菊隐剧场讲了一堂全是真话、全是干货的大课!

05/2019.10.10

口述历史|破冰之旅——音乐剧在中国

有一个人,他口述的亲身经历,就是历史!

他就是曾任上海大剧院艺术总监、国家大剧院特邀顾问、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顾问,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的钱世锦先生。

在2个半小时的讲座中,钱总回顾了从1980年代后音乐剧在中国的故事,有八卦,有干货,但是最多的是满满的感动和敬佩。爱全为大家整理出来了~

06/2019.10.11

冷知识|这10位拿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剧作家,你必须了解一下

当文学爱好者们谈起诺贝尔文学奖时,往往会津津乐道自己看过他的哪本书,而我们戏剧爱好者们就不一样了,我们更关注:哇,我看过他的那部戏!

在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公布后,我们快速回顾了诺奖100多年、116位文学奖获得者中10位伟大的剧作家,他们是:莫里斯·梅特林克、乔治·萧伯纳、路伊吉·皮兰德娄、尤金·奥尼尔、阿尔贝·加缪、萨缪尔·贝克特、达里奥·福、高行健、哈罗德·品特和彼得·汉德克。这篇文章系统地回顾了他们的生平、著作和作品对当时及日后文坛、戏剧界的影响。

07/2019.11.5

如果今晚《奇葩说》的辩题是“安提戈涅”,你会站谁?

《安提戈涅》这部常演常新的作品,有太多发人深省的台词了!从安提戈涅的“如果做女人就如此懦弱的话….我不想再做一个女人。”到特伊西亚斯的“当你制造了不公正时,反叛也随之产生了。”,每一句都极具力量,敲打在心里。

对于“安提戈涅究竟应不应该违抗国王的禁令、埋葬她的哥哥?”,2461年来,每一个文学家、戏剧家、读者和观众的解读都不同,于是我们组织起了一场“奇葩说辩论”,正反两方,各执己见。而我们,既是这场辩论的见证人,也是历史的评判者。

08/2019.11.9

冷知识|最牛艺术节背后的两个男人和一座城

没有这两个人,就没有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其中一位,叫做鲁道夫·宾,他曾经有一个人两次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总经理的位置上任职了22年,是歌剧院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

另一位出生于爱丁堡造纸世家的亨利·伍德,他为英国文化协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1947年夏天,他们推动举办了第一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70年后,它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最重要、水平最高的艺术节了,这成绩,是怎么来的?

09/2019.11.21

现场|戏结束的时候,我被深深地摁在了椅子里,起不来

《我心深处》被形容为“后劲十足”。哪怕1个半月前演出就结束了,回味起来还是好像宿醉醒不过来的感觉,晕晕乎乎的,又很舒服。

在《我心深处》二度中国巡演北京站首演之前,我们请到了导演马修·莱顿和饰演奥利维亚和旁白的两位演员,与爱丁堡前沿剧展制作人袁鸿老师一同交流,关于消失点剧团如何做戏,关于默剧如何能跨越语言的障碍抵达所有观众的内心,关于人类是如何互相需要、如何共享一个共同的时刻……

全文1万多字,全是干货。

10/2019.12

《孤寂棉田》系列讲座实录

点击标题阅读)

第十篇,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一系列文章!(还有更多在历史消息中~)

2019年底最具话题性的经典戏剧《孤寂棉田》在12月、3周时间里巡演过南京、武汉、杭州、上海和北京五座城市。演出已经结束了20天了,网络上还源源不断有观众在讨论这部剧,有新的剧评和解读出来。

这和剧本身的优秀以及观众的鉴赏力是分不开的,但不得不提的,还有导演阿兰·迪马尔以及演员给我们带来的多场分享、研讨和工作坊。阿兰导演已经70多岁了,还每场演出负责敲字幕(因为文本他最熟悉),以及在巡演每一站配合爱丁堡前沿剧展的团队做活动和接受采访。没有这位博学多识、兼容并包的导演,就不会有这部“到底是熊掌,还是砒霜”的年度大戏。

而且,这部戏的影响还会继续发酵。就像水晶老师说:“这部戏的意义,至少还要三年,才会真正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呈现出来。”

- - - - - - - -

上一篇: 要什么自行车!《GTA》系列2004-2...

下一篇: 郑眼看盘:渐入年报密集期需注意商誉风险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