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还容易患上贫血,你知道吗?

时间:2021-04-23 01:37:1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除了主要的关节表现外,也常累及皮肤、肾脏、血液和心血管等器官。贫血是常见的关节外表现之一,其发病率约30%-70%。RA确诊后1年内合并贫血的概率高达5%。但贫血常被RA患者和临床医生忽视。研究发现,贫血不仅会加重患者的关节破坏及全身症状,还是判断病情预后的独立参考因素。我们今天就来好好了解下类风湿关节炎贫血。

  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有哪几类?

  慢性贫血(ACD)

  类风湿关节炎贫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60%-80%,常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贫血程度与RA病情活动相关。

  缺铁性贫血(IDA)

  发生率仅次于ACD,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其发病机制常与铁的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及慢性失血有关。

  治疗相关性贫血

  发生率仅次于ACD,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其发病机制常与铁的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及慢性失血有关。

  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发生率仅次于ACD,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其发病机制常与铁的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及慢性失血有关。

  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的发病机制

  贫血的发病机制除营养缺乏性贫血、治疗相关性贫血相对清晰外。ACD的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因素:

  1、从单核巨细胞动员铁有障碍,使铁的利用率下降;

  2、骨髓对贫血反应不足,不能有效代偿性增加造血功能;

  3、RA患者的红细胞寿命缩短,正常人为114-120天,而RA患者为80-90天。

  类风湿关节炎贫血如何治疗?

  1、控制RA疾病活动度是前提

  控制RA疾病活动度是首要原则,血红蛋白(Hb)水平会随着RA活动度的降低而上升。生物制剂相关慢作用抗风湿药起效更迅速,疗效更显著。妥珠单抗能有效抑制IL-6引起的一系列反应,其改善贫血和抑制产生比TNF-α抑制剂更有效。

  2、补充铁剂及叶酸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ACD患者是否需要补充铁剂存在一定分歧。主张缺铁才补铁,大剂量补铁会使关节症状加重。因此,贫血治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必要时,可考虑输血治疗

  输血可快速有效纠正贫血,但仅应用于中重度贫血或合并急性失血患者。

  4、不断涌现的新方法未来值得期待

  研究发现抑制剂对于功能性缺乏症和ACD防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会成为临床治疗RA贫血的新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出现贫血是很常见的。很多患者,类风湿病情一旦控制好了,贫血症状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但关键的还是认清疾病,找准病因,对于预后及病情改善才是大有裨益!

上一篇: 广东省精神病院排名? 广东药科大学附三院

下一篇: 广东好的精神病医院?广药三院精神科


 本站广告